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0章 鐘相、楊么

蔡鞗夫妻退下之後,趙桓隨後把吏部侍郎李若水叫了來,說道:“你馬上派人到洞庭湖去幫朕找兩個人,這兩個人一個叫鐘相,一個叫楊么,那鐘相在當地辦了一個社團叫做鄉社。 但凡加入了社團的人都是互幫互助,這鐘相曾經主持了數百個鄉鄰,準備到開封勤王,後來金軍撤走,也是心繫家國的人,他父母是做生意的,所以在當地也算得上大戶。 另外那楊么,本名叫楊太,他是聾啞人,在洞庭湖撐船為生,他父親曾經是當地富商一個姓高的員外,家中是佃農,租別人的過日子。 楊么在洞庭湖撐船,做些沒本錢的買賣,可能在衙門有案底,你派人好生的替朕請到京城來,朕要封他們做官,告訴他們朕看重他們,誰要趕得罪了這兩位,朕就讓他好看。” 皇帝能說出這樣的話,可見這兩人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鐘相、楊么起義,是北宋末年非常重要的一次農民起義,在洞庭湖一帶搞出了很大聲勢的,不亞於方臘起義,後來是岳飛親自出馬,才平定了叛亂。 這種內訌在團結一致抗金的旗幟下,趙桓是能避免就一定要避免,要從根本上結束這場還沒開始的農民起義。 因此趙桓決定,先把鐘相、楊么請到京城,封他們做官。 將他們倆一刀斬了雖然一了百了,但因為這兩人是很有本事的,尤其是鐘相,很有組織力和號召力,他能自己搞一個社團,並發展成大規模起義,說明這個人很能忽悠,家裡又有錢,有點類似於水滸傳裡的宋江。 楊么後來能夠接替鐘相,成為起農民起義軍領袖,也足見他相當有能耐。 而且鐘相和楊么都是洞庭湖邊長大的,深通水性,並且鐘相、楊么起義也主要是靠洞庭湖進行水戰,築水寨抗擊朝廷和金軍。是難得的水師統帥人才。 宋朝岳飛這樣的陸上大將有不少,但是水裡面的帥才則不多,這鐘相和楊么就算兩個,他們憑藉水寨堅持了多年,這就是本事。 而現在趙桓就是需要兩個統領水軍的人,將來對抗金國水師,現在可以為皇家遠洋商隊護航。 這兩個人目前還都只是平頭百姓,重用他們不存在任何障礙,而他們暫時也還沒有起兵造反的意圖。 李若水不明白趙桓的用意,但聽趙桓說的如此鄭重,趕緊躬身答應了。 由於皇帝鄭重其事的,李若水不敢耽誤,派出兩個吏部員外郎去洞庭湖分別請鐘相和楊么。 臨行前,李若水再三叮囑,務必禮賢下士,不許拿架子,誰要得罪這兩位,以後這官就別做了,這是官家的口諭。 這兩位員外郎都鄭重答應了,隨後啟程前往洞庭湖。 鐘相和楊么在洞庭湖還是小有名氣的,尤其是鐘相,參加他的社團的人很多,一問就知道。 吏部員外郎見到他,拿出皇帝的聖旨,宣召他進京面聖,要授他官做。 鐘相接旨後整個人都呆了,驚喜交加跪在地上連連磕頭。 他這時候自然還沒有起兵跟朝廷造反的想法,那是在金朝大舉南侵,而南宋又無力對抗,趙構只顧逃命的時候,他才起兵。 一來是抵抗金國,二來是保護家人和鄉親。 而現在,這種背景情況沒出現,他當然願意入朝為官,何況還是皇帝親自下旨。 馬上收拾一番,便跟著禮部員外郎進京。 找楊么要費一些勁,他比較害怕跟朝廷打交道,因為他在洞庭湖上撐船打魚,也私下裡做些沒本錢的買賣。 這位員外郎還是頗費了些功夫,找到了楊么的家人,透過家人給他透露訊息,皇帝親自下旨,招他到朝廷入朝為官。 楊么開始是半信半疑,不過家人都告訴他看到了聖旨,這才相信,於是見了欽差大臣,隨同進京。 這還是鐘相和楊么第一次見面,因為在真實歷史中,鐘相起義在前,楊么是後來才加入的。 不過因為鐘相在當地算是有名氣之人,楊么聽說過他,下旨招入京城為官,成了同路中人,兩人又是英雄惜英雄,很快便成了好哥們。 一路無話,這一天兩人便到了開封。 在禮部簡單教授瞭如何見君之後,便進了皇宮面見皇帝。 趙桓馬上吩咐傳見,在睿思殿見到了這兩位大名鼎鼎的起義軍首領。 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