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段家後的日子裡,整天學著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今日月色甚好,不知在下可否有幸欣賞姑娘的笛聲?”
“我沒有隨身帶笛子。”對於他突如其來的請求,梨花沒有防備,只想著待會兒自己別吹得太差。
“姑娘隨我來。”
梨花隨著濮陽堯向前走嗎,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大亭子,四面用簾子以及多層紗遮著,外加是晚上,看不清裡面。四周不見侍從,想必此地不是隨便可以進出的。
撩開簾子和紗,梨花毫不掩飾地目露詫異之色,好多樂器,都是上好的材質。眼前的竹笛均是上好竹子製成,“ 竹子受生長環境之影響,有土壤,陽光,病蟲害等的條件。以生長四到五年竹齡的竹子為制笛材料是最為適宜,生長未滿兩年的竹子就拿來制笛因竹肉還幼嫩其效果較之老竹為差,但是過老的竹子也不適宜做笛子,畢竟竹子非木本植物,當生長超過六年以上即走下坡,質地開始鬆散;取竹的時間也是很重要的,通常是在冬天十二節氣中的霜降時收竹子,因為此時竹子的含水量較低,制笛之後比起夏天收的竹子不易發黴,所以取竹的時機也是相當重要的。乾燥、去竹青、烤竹等步驟皆至關重要。”
“沒想到段姑娘對竹笛頗有研究。”
“這些都是府中的樂師教的,只是照背罷了。”
“姑娘何必謙虛,可否聽姑娘來一曲?姑娘剛可是答應在下的。”
梨花接過濮陽堯遞過來的竹笛,觸感極佳。雙手捧著笛子兩端,左手握笛頭,右手握笛尾,嘴唇自然地閉合著。發音不偏不倚,氣息全部化為了笛音。發音動人、婉回。梨花在段府的每天其實都有練習,她喜歡笛子,喜歡吹笛,喜歡聽笛子發出的音,想去摸索笛音中的感情。
“姑娘吹的極佳,只是在下不知這是何曲?”
曲子中含著吹曲人的刻骨之痛、無奈,成了這首傷痛的曲子。濮陽堯不明白她怎麼會有這種情,莫非是無病呻吟?不是,笛音自然流入,並非刻意。他對她,多了一份好奇。
“這曲子是自己沒趣時譜的,少有人聽過,見笑了。”文秀聽過,文秀也聽出了曲中的哀傷。
“沒想到姑娘如此多才多藝,令在下不敢小覷了姑娘。”
濮陽堯半開玩笑的語氣。讓人猜不出真假,讓人不知道如何作答。
作者題外話:這會是一個大的故事,也是我最期待大家能看完的,所以我會在暑假裡鞭策自己努力更新。有不足或者錯誤的地方希望大家指出,謝謝。
(三)
“公子沒什麼事,我就先走了。”
“走吧。”濮陽堯端起石桌上的茶杯,茉莉花茶。他最喜歡的茶,也是唯一喜歡的。他喜歡茶中的味道,喜歡茶的香味,其實喜歡的是茉莉花的意義,莫離。他不知道她是否有幸喝上他親自為她泡的茉莉花茶。
“梨兒,該回去了。”段雲天面無表情的對她說,還真的是沒有感情啊。
從宴會一開始到現在,段錦塵一直坐在最不惹眼的位子,也是最不會讓人注意到的地方。他看著一切,沒有說一個字。欲走的梨花無意間瞥見他的身影,停了下來。段錦塵朝她微微一笑,站起身朝段雲天走去。怎麼沒有看見段錦淵?梨花的心裡感覺怪怪的。
“你都聽見了。”段雲天沒有看向段錦塵。
“我知道該怎麼做,您放心。”
“那就好。”
他們說的話梨花一句都聽不懂,明明爹什麼都沒有說,大哥怎麼說知道了?
“塵兒,你跟梨兒坐一輛車,保護她的安全。”
“是。”
段錦塵將梨花扶上車,坐在她的旁邊,中間隔開了夠一個人坐的距離。
“是不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