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頁

果然,第二日餘敏程就呈上了一封奏摺,洋洋灑灑,將固原的情況一一分析,最後得出結論:重議軍功之事,不可行!

相較於朝堂眾人的紙上談兵,他這份奏摺資料詳實、條理分明、有理有據,幾乎是才一送到通政司,就傳得滿朝皆知。內閣幾位相公最後擬了準,皇帝一個字都沒改。

最後朝堂上爭了兩個多月的事,就這樣有了定論。餘敏程這個名字,更是一夜之間進入眾人的視線。

重議軍功,藉此將王安牽連出來,本來是王霄的目的。現在沒有達到,他卻也不氣餒,只是針對餘敏程的奏摺,又上了一封摺子,言說九邊戰事十分重要,但天高路遠,朝廷對當地的控制卻沒有那麼強力,為免再出現這種情況,得想辦法彌補。

而他提出來的辦法是,以文官充任監軍,輪流前往九邊監察。

這仍舊還是以文制武的那一套,換湯不換藥。但在當下這個時機提出來,而且朝堂上說得上話的也幾乎都是文臣,所以訊息一傳出來,立刻就得到了許多支援和讚許。

&ldo;這是不打算讓這件事過去了?&rdo;李定宸看到奏摺時,也有些意外。

王霄這一招接著一招,可謂是環環相扣,不管局勢怎麼發展都有應對之道,顯然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可見在這件事上,他已經做了萬全的準備,相較於被動應對的李定宸,高出不知多少。

李定宸也被他挑起了興趣,對越羅道,&ldo;若能以這件事分出勝負,倒也不算壞事。&rdo;至少目前看來,這種爭鬥是溫和的,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對朝堂的影響都可以降到最低。

作為皇帝,李定宸可不希望換個首相就弄得朝廷大傷元氣。

越羅點頭,&ldo;王相顯然也明白這一點。&rdo;

而且王霄跟李定宸比起來,還有另一個顧慮。常言人走茶涼,但身處他這個位置,則更加危險。古往今來,至高位者,少有能全身而退的。被彈劾、去職、議罪、貶謫、甚至株連九族者比比皆是。

王霄如果想走得體面一點,不可能不考慮這些,做起事來,自然也會有些束手束腳,擺布不開。

再加上,站在他那一邊的人正在逐漸減少,轉到李定宸這邊來。此消彼長,要在這個過程中將王霄壓下去,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哪怕目前看來,李定宸還隱隱處在下風。

李定宸好像是喜歡上了讓朝臣自由發言的感覺,針對監軍一事,再次下旨命朝臣暢所欲言,甚至還把旨意頒到了下面,讓出外的臣子也有機會參與此事。由此引發了第二輪的朝堂爭論。

武將手掌重兵,一向都是皇帝忌憚的物件。歷代皇帝吸取前朝教訓,漸漸形成了以文制武這一套方略,是很有道理的,自然也得到了許多文臣的擁護。

但也同樣有人理智的點出,以不知兵的文官領軍,若戰事爆發時胡亂指揮,反而可能會釀成禍患。這同樣也是前朝留下的經驗教訓,不可不察。即便只是監軍,若武將受制,也很難發揮出軍隊的戰力。

大秦的邊境線很長,九邊防守的壓力本來就很大,若再壓制武將,反而可能會出問題。

尤其是現在沒出過問題的幾個軍鎮,明明沒做錯什麼,忽然頭上多了個祖宗,會不會因此以為是皇帝不信任他們,由此與朝廷離心?

第86章 去看熱鬧

因為上一回的大規模爭論,朝臣們隱隱被分成了幾個陣營。

第一部分是王霄為首,認為應該壓制武將的官員。本來因為王霄的地位,以及他這麼多年來有意識的梳理,朝堂上持有這種觀點的官員是最多的,但後來李定宸展露出不同想法,很多人便紛紛倒戈,勢力大不如前。而上一回的爭論以他們為首,最後的結果卻是不了了之,士氣也隨之大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