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請!”楊老漢請胡縣丞動筷。
“那我就不客氣了!”胡縣丞舉筷夾了一塊魔芋,qq彈彈,香辣爽口。
“嗯,不錯!是道好菜!想不到這人人畏懼的蒟蒻竟如此美味!”胡縣丞不住點頭。
胡二郎、師爺、戶曹吏亦紛紛向魔芋下手。
蘇櫻用辣蓼草替代的辣味兒,雖沒有辣椒好吃,但辣味兒特別,又加了醬油,於在座的人,簡直妙不可言。
就連已經吃過魔芋的楊家人,也被驚豔到。
“還是阿櫻廚藝好!”楊老漢誇讚道。
“哪裡,不過是捨得放油、放佐料!你們也這麼放的話,也美味。”蘇櫻笑道。
“今日走了一路,看了一路,荒溝村不錯!村民們心齊,照這樣下去,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興旺發達。
到時咱梧縣其它村子也照做,幾年後應該不比你那長安差吧,蘇先生?”胡縣丞滿是憧憬。
“有胡大人在前面引路,梧縣百姓有望過上好日子!”蘇步成讚道。
“短時間內這麼多事情要做,你們三十幾戶人家要如何謀算?”胡縣丞看向蘇櫻。
這些老頭都說不出新鮮的,唯有新來的蘇家父女,蘇縣令就不說了,跟自己一樣是個實幹人,倒是這個女娘,點子多,想法多。
“呃,我們…”蘇櫻沉吟著梳理思路。
“首先,是先把冬小麥儘快播種,糧食有收成是我們發展的最大底氣和保障,所有事情都以它為基礎…”
在蘇櫻的思路中,冬小麥播種的同時,再套種一些豆類,黃豆、綠豆、豌豆等,疏鬆土質的同時也增加土壤養分。
田間地頭的邊角位置栽種桑樹,為開春養蠶做準備。
村學開辦起來,把孩子們集中起來讀書。
挖蕨根、葛根、蒟蒻,生產蕨根、葛根、魔芋粉條,建粉條廠,儘快把粉條在附近幾個州府賣開。
建油坊,把油茶榨出來,以後還要榨豆油、萊菔子油、芝麻油、菘菜子油等。
建養蜂場,把人工養蜂形成規模化。
重建石灰窯,開春後消殺腐土需要大量石灰。
在地勢高的地方開挖水塘蓄水,澆灌時省力不少,後續考慮養水田種稻谷。
測繪道路,確定線路,爭取早點兒動工,最低寬度能通行一輛馬車。
“嘶!”眾村老聽完覺得太離譜。
建粉條廠、辦村學、養蜂這三件事兒做成,他們都覺得很了不起。
阿櫻竟然還要種桑養蠶、建油坊、修路、重建石灰窯,甚至挖水塘養水田。
他們也想做這些,可村裡就那麼幾個壯勞力,太不現實!
“阿櫻,咱村只有三十幾戶,忙得過來嗎?”楊老漢問。
“當然能行,村學、養蜂不需要花費勞動力,粉條廠不是天天都生產,種桑養蠶、油坊要到開春後才正式啟動。
實際上投入人力的是重建石灰窯、挖蓄水塘、修路。
在道路測繪時,可以把重建石灰窯、挖許水塘分兩撥人同步進行,然後再集中人力修路。”
蘇櫻已經把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村老們竟說不出反駁的話。
一樁樁一件件都為了村子發展,誰不想喜歡?
“阿櫻啊,那個路能不能緩一緩?”有人提出。
“可以緩,可是我們的粉條、茶油、蜂蜜這些產品想要賣出去,通行不便將會使我們失去先機!”
蘇櫻道。
“為何?”楊老漢不解,這些東西他們是獨一份啊!
“因為胡大人他們會將蕨根、葛根、蒟蒻的做法、吃法向全縣推廣,其他村民也會生產,東西多了,就有競爭,也會吸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