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遙遠的年代裡,存在著一處古老且靜謐祥和的江南水鄉。其中,有一座宛如沉睡美人般的小鎮,它歷經歲月長河的洗禮與輕撫,悄然地散發著獨特的魅力,這個美麗的地方叫做柳溪鎮。
柳溪鎮四面環水,河道縱橫交錯,猶如大地母親編織出的一張細密水網。鎮中的建築多以潔白如雪的牆壁和青黑色的瓦片構成,遠遠望去,一片素雅清新。一座座小巧玲瓏的石橋橫跨於潺潺流淌的河水上,連線著兩岸人家。橋下河水清澈見底,可以看見魚兒歡快地遊弋其間;岸邊垂柳依依,微風拂過,柳枝輕輕搖曳,彷彿在低聲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就在這樣如詩如畫的環境之中,生活著一群質樸純善、勤勞好客的人們。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簡單而又充實的日子。而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小張和小麗,正是在這片充滿溫情的土地上一起成長起來的青梅竹馬。
小張是個陽光開朗的少年,他有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總是洋溢著熱情和活力。從小他就喜歡爬上高高的柳樹,眺望遠方的風景,心中懷揣著對未來無限的憧憬。而小麗則是一個溫婉可人的姑娘,她笑起來如同春日裡綻放的花朵一般嬌豔動人。每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她那紅撲撲的臉蛋上時,整個世界都似乎變得格外美好。。
小張自幼家境貧寒,但生性樂觀,勤勞樸實;小麗則出身於書香門第,溫柔賢惠,心地善良。兩人自幼相識,一起玩耍,一起讀書,漸漸地,兩顆年輕的心悄然靠近,萌生了深厚的情誼。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有情人,小麗的父母因嫌棄小張家境貧寒,一直反對他們的交往,但小麗心意已決,誓要與小張共度此生。
時光荏苒,轉眼間,兩人都已長大成人。為了給小麗一個幸福的未來,小張決定離開小鎮,去往繁華的京城闖蕩,誓要闖出一番事業,贏得小麗父母的認可。臨行前夜,兩人相約在鎮邊的小柳樹下,小張緊緊握住小麗的手,深情地說:“小麗,等我,等我回來娶你。”小麗淚眼婆娑,卻堅定地點了點頭。
小張走後,小麗的日子變得空落落的,她每日除了幫助家中打理事務,便是站在小柳樹下,望著遠方,期盼著小張歸來的身影。日子一天天過去,小麗從春盼到夏,從秋盼到冬,卻始終不見小張的蹤跡。
轉眼間,三年已過。這夜,月光如水,灑滿了整個柳溪鎮。小麗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湧來。突然,一陣細微的哭聲穿透了夜的寂靜,那哭聲似嬰兒般稚嫩,又帶著幾分淒涼,讓人聽了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寒意。
小麗被這哭聲驚醒,她披上外衣,悄悄走出房間,循著哭聲尋去。哭聲似乎來自鎮外的老槐樹下,那裡是一片荒廢的墓地,平日裡無人敢靠近。但此刻,小麗心中只有對小張的思念和對那孩子的同情,她鼓起勇氣,一步步向墓地走去。
來到老槐樹下,小麗藉著月光,果然看到一個身穿紅衣的小孩,正坐在地上,邊哭邊用小手抹著眼淚。小麗蹲下身子,輕聲問道:“孩子,你怎麼了?為何深夜在此哭泣?”
小孩抬頭望向小麗,一雙大眼睛裡滿是淚水,他哽咽著說:“姐姐,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能幫我找找嗎?”
小麗心中湧起一股母愛般的柔情,她溫柔地撫摸著小孩的頭,說:“別怕,姐姐帶你回家。但你先告訴姐姐,你家在哪裡?”
小孩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座破舊小屋,說:“我家就在那裡,可是門鎖了,我進不去。”
小麗心中疑惑,那座小屋早已廢棄多年,怎會有人居住?但她沒有多想,牽著小孩的手,向小屋走去。到了小屋前,小麗發現門果然緊閉著,她試著推了推,門卻紋絲不動。
就在這時,一陣陰風吹過,小麗不禁打了個寒顫。她回頭看向小孩,卻發現小孩不知何時已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