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0部分

是105mm的輕型榴炮只怕也未必啃不動吧?

“參謀長,我倒是覺得,我們進攻中最大的威脅並不是敵人在橋西的防禦工事和陣地,而是城內還沒有被發現和消滅的德軍重炮,

第七百七十五章 (三)裝甲營黎尚

昨天下午沃羅涅日的聯邦步兵第13師2個75mm野炮營被對方150mm重炮全滅,我認為不把德國人的的炮兵敲掉的話,我們就是衝過橋還得成為對方炮兵的活靶子……”井大佐顯然每次思路都和別人略有不同。歡迎來到閱讀說好聽點是這廝多謀寡斷想的太多,說難聽點就是井的這廝有點怕打硬仗,尤其是在敵人重炮威脅下的硬仗。

旅團長武藤少將皺著眉頭沉吟了一會兒,等到眾人都閉嘴看著武藤等他下命令的時候,這廝卻又問對面一支沒有說話的中國裝甲營營長黎尚,“黎少校,你的看法呢,如果用中國裝甲部隊打頭陣,水野的步兵第7聯隊緊隨其後發起進攻,我們能不能拿下哈爾科夫大橋,佔領對方東門外的陣地?”…

一群日本將領都把目光注視到了中國少校的身上,中國裝甲部隊的戰鬥力這會兒人質疑,說起來昨天菊池旅團的酋崎正剛聯隊如果不是有2個營的中國裝甲部隊罩著,上哪去混擊潰烏克蘭步兵第1師,擊退烏克蘭步兵第2師這樣輝煌的戰績?

當然,比起眼前這個中國少校帶領自己的營先是輪番挑戰壓制烏克蘭步兵第1師3個團的陣地,最後又一鼓作氣全殲了來援的烏克蘭步兵第2師主力第1團的2個營戰績來說,酋崎正剛聯隊不過是撿了中國人讓出來的功勞和便宜而已。

黎尚先前看著一群日本步兵第23旅團的將領們爭執一直冷眼旁觀,他的裝甲部隊雖然是進攻的利器,但如果只是沿著大橋進攻的話,顯然只是成為吸引對方火力的靶子,哈爾科夫城東這座大橋跨度雖然是150米,可鐵絲和街壘早塞的七七八八把橋面全阻斷了,大橋本身的寬度只15米,這麼狹小的距離上不可能有躲閃騰挪的空間……要衝過去除非徹底壓制了對方的火力,否則進攻必然付出較大的代價…

打仗當然會付出代價,關鍵看是否值得,黎尚內心不認為進攻哈爾科夫大橋是個最好的選擇,他的營昨天在哈爾科夫河上游森林裡已經大展身手狠狠的表現了一把,可這會兒城內敵軍可是有150mm重炮的,中華fd17ii裝甲輪式戰車再犀利,也絕扛不住150mm榴炮的轟擊,事實上75mm炮如果直接命中裝甲車,一樣能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想到這裡,既然武藤信義把皮球踢過來問自己,那麼就是說旅團長閣下還沒有打定主意,黎尚沉吟了一下,抬起頭道,“武藤少將,諸位,我基本同意井聯隊長的看法,如果不能消滅哈爾科夫城內守軍的重炮,我們奢談拿下大橋和河對岸的陣地都沒有意義,我甚至認為,大橋和河西岸的陣地都是烏克蘭人給我們設下的陷阱和圈套……”

黎尚的一番話讓一群日本將領大大出乎意料,連他身邊的duli炮兵營營長吳克仁都扭頭瞅了這廝一眼,心道你可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烏克蘭人幾時有這麼厲害了?昨天咱們差不多擊潰了對方2個主力師,這會兒……區區一個志願者步兵旅的陣地就能把你黎尚給難住?還是說,你這傢伙另有打算?

黎尚雖然唸的是保定軍校第5期,還是個和同期的吳克仁一樣肆業生提前進入了中國參戰軍效力,但黎尚並不是卸任的前大總統黎元洪的親戚,黎元洪是湖北黃陂人,1864年出生,而黎尚是廣西陽朔人,1893年生於廣西陽朔白沙鎮舊縣村。

在王庚前世,黎姓是中國的一個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62位。普遍分佈於廣東、香港一帶。關於黎姓的起源,有以下說法:九黎之後裔

殷商諸侯之一,黎國,為現在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