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的情況看,三座大營是同時被襲,營寨外沒有打鬥的痕跡。要做得這麼幹淨利索,對方沒有一千以上兵力絕難實現。
更重要的一點,往凌雲大營方向,馬匹無法行走,山路陡峭,四條腿的馬匹遠沒有兩條腿的人好用。況且他們在返回大營的途中並沒發現任何蛛絲馬跡,派往各處的探馬亦連聲馬叫都沒聽到。
他們分析的證據充分、有力,無懈可擊。如此一來,劉虞自然而然地成了替罪羊。任他們三人誰都想不到,凌雲才是偷襲大營的罪魁禍首。
也是展熊幹得乾淨漂亮,殺人、搶馬、搶糧。幹完之後見時間還早,把射出去的箭矢也收了回去。這一點是和凌雲學的,上行下效,展熊自然也學會了勤儉節約。走之前放了一把火,來個毀屍滅跡直接把官軍落腳的地方也弄沒了。
劉備、李甘、魏辰三人奔波半日,只在路上喝了些清水。原打算回營飽餐一頓,沒想到現在連這個小小的願望都成了奢望。他們沒吃的,軍士也一樣,但軍士沒有心理負擔,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勝敗對他們來說就看能不能保住腦袋。要是喘著氣回來,什麼覆命、責罰之類的事都與他們無關。
因而這些軍士各自找了地方,靠在樹上閉目養神。
三位統兵將領中,最焦急的莫過於劉備與李甘。劉備身為用兵主將,此次徹底兵敗,自然難辭其咎。而李甘先失牛羊,這次又折損大部人馬,更難向公孫瓚交令。
相比之下,魏辰比二人要輕鬆許多,當然只是在心裡面,表面上他同樣痛心疾首。回來的路上,他心裡隱隱有些擔憂,畢竟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深恐哪些地方沒處理好,露出蛛絲馬跡。現在他的營寨與劉備、李甘的遭到同樣待遇,反而把的擔心一下抹掉。死些軍士,失去些馬匹都是小事,這個意外的發生卻把推到了與其餘二人相同的處境,誰還能說出什麼來?
不但他沒有怨恨劉虞,而且在心中還暗暗感激他來了這一手。壯士斷腕、捨生取義都是到了山窮水盡時說的話。若有一線希望,誰不想全身而退?當然,他同樣沒想到眼前的一切是凌雲所為。
自然凌雲也沒慣著魏辰,他可不管馬是誰的,只要在南麓大營就都是他凌雲的。
三名統兵主將湊在一起商量了半天,最後決定全部人馬暫去漁陽郡休整,先解決軍士的吃住問題,再向公孫瓚發出戰報,等待軍令。
一經決定去向,大隊人馬緊急集合,全部一二一向漁陽境內進發。在路上恰巧遇到魏辰派去給劉夫人送信的幾名親信回返。
這幾人帶來了劉夫人給劉備的一封書信,魏辰自然能猜出信中內容,便讓人立即送給劉備。
劉備頗有些意外地接過來信展開細讀,讀著讀著,臉上神色逐漸輕鬆起來。
劉夫人的信寫得很委婉,因他是公孫瓚內眷,無權調動公孫瓚所屬兵馬,這一封信件只是屬於私人書信性質。劉夫人在信中說,他與劉真姊弟情深,其父只有劉真一子。父親昔日為太守之時,獲罪發配日南,公孫將軍扮做士卒隨行,可見公孫將軍視之如父。今老父西去,長姊若母,公孫將軍亦視之為親弟。今山賊於其弟遠無宿仇,近無新恨,所圖不過錢糧。懇請平原相用兵之時,顧全其弟一家安危,她與公孫將軍將感激不盡。
劉備正愁該如何向公孫瓚覆命,這封信無異於救命稻草一般被他牢牢抓在手中。
他知道送信人是魏辰親信,便將魏辰與李甘二人拉到一邊,說出了他的想法。
此次兵敗三人或大或小都有過失,劉備的意思是三人統一口徑,便說收到此信在先,進攻山賊在後。這樣把時間一顛倒,就成了他們因遵照劉夫人信中所說,為顧全劉太守一家性命,在用兵上有所掣肘,後又遭劉虞偷襲,才致使慘敗。按如此說法,即便公孫將軍心中不滿,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