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想到,農民狹隘自私的思想意識很難使展開的工作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緣於根深蒂固的陳舊觀念,王雲飛只有透過不辭辛苦地耐心說服和教育。
一段時間後,鄉親們的精神風貌有了較大的變化。然而,更為嚴重的問題還在一天天擴大,等待著王雲飛去處理。
田家梁村大多數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留在村裡。他們早已厭惡了父母親“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模式,儘管很多人靠飼養奶牛作為經濟來源,但收穫甚微——糧食漲價,飼料也漲價,而奶牛價格浮動很小。年輕人尤其看不上餵牛——在他們眼裡視作又髒又累的營生。這樣一來,村裡的“有生力量”逐漸在流失。
再加上網際網路的開通,使得有頭腦的年輕人人眼界大開。他們清楚地看到:地裡辛辛苦苦幹一年,還不如去城裡打半年工收入多。尤其有政府給農民工撐腰,不愁討不到工錢,因此,大多數腿腳健壯的人兒紛紛走向了外面的世界。結果呢?村裡剩下的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人兒。
王權貴的三個兒子扔下癱瘓的老父親,在城裡開了一家飯店。前些年,王權貴在村裡沒少撈到油水。因此,弟兄三個手頭自然有幾個錢,他們還買了一輛汽車。
沒有幾天,弟兄仨便各自搬進了樓房——王權貴在位的時候,就悄悄地利用公款買了三套樓房。
兒子兒媳走了。留下王權貴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在大女兒的照顧下,只能依靠輪椅來外面“透透風”,他身上昔日的風光已蕩然無存。王權貴也像蠟燭一樣一點點耗盡,遺憾的是:蠟燭可以照亮別人,他卻只能連累女兒,這大概是命運的安排吧!
村裡像王權貴這樣留守的老人還有。有文化,有思想,有魄力的年輕人依然向外流動著。留下的盡是些老實本分·安於現狀的農民,貧富懸殊正逐漸擴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這樣的背景下,談何容易啊?可怎樣才能留住這些年富力強的小夥子?一系列問題問題擺在王雲飛面前,讓他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留住這些農村將來發展的中堅力量。。
這些留守老人的子女們,只有在過時過節回來看望他們,平時很少回家。
張一表的兒子小俊也是外出務工的一員,只是他開著車搞運輸——不用賣苦力。為了多掙錢,他沒日沒夜的跑著。即使這樣,妻子還是嘮叨著——嫌他沒本事,不像王權貴的三個兒子能幹。為此他很鬧心,尤其最近一段時間,妻子更是討人心煩。
現實生活中,男人掙回的錢一旦滿足不了家裡正常開銷的話,夫妻二人的感情就會慢慢變味,發展的最終結果,女人不再喜歡男人,這個時候,在她的眼裡,男人左也不是,又也不對。
面對妻子的無情舉動,小俊心裡十分難受。他只有日日買酒醉,這樣會好受一點。半年多下來,小俊變得沉默寡言了,妻子也懶得理他。每當他開車回來,只有一天天長大的兒子,能給他帶來片刻的安慰。是的,此時此刻,兒子是他唯一的希望。第二天,又得早早出車。
為了錢,他近日攬上了一宗大買賣——販運黃芪,來回一趟需要五天的時間。
世間總有出人意料的事情,讓人始料不及而遺恨終生。
五月的一天晚上,天下著濛濛小雨,視線有點模糊。
小俊駕駛車行駛在盤山路上。他已經一天一夜沒有閤眼了,本應該休息一下,可回想起昨天夜裡,兒子在電話裡的啼哭聲,他不由得猛踩油門,渴望早點見到兒子。照這樣的行駛速度,再有三個小時就可以到家了。他想著。不大一會兒,小俊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可就在此時,在路面的轉角處出現了一輛大貨車。也該著出事——他用力猛踩剎車,結果剎車失靈了。車快速向對面大貨車撞了過去,眼看著一場車禍就要降臨在自己頭上,他當時追悔莫及。也就在此時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