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點一刻,東方的海平面被朝霞照亮,天地間一片朦朧。這時炮擊編隊浩浩蕩蕩,從登陸艦隊停泊的海域旁邊駛過,只過了不到十分鐘,戰列艦、重巡洋艦和驅逐艦上的火炮炮口便冒起了火焰,緊接著炮擊聲便傳了過來,最後就是爆炸的聲響。
登陸前的炮火準備終於開始了,這也是抵達模里西斯近海後,至今最為猛烈的一波炮火打擊。
兩艘戰艦、四艘重巡洋艦和十二艘驅逐艦,開始不斷地向著前方蘇亞克灣的沙灘傾瀉著炮彈,而在三四公里長度的海灘上空盤旋的二十多架“水神”偵察機,不時扔下幾枚炸彈或者是燃燒彈,並將沙灘及縱深地帶的情況彙報給炮擊艦隊指揮官,指示炮手調整射擊諸元,以便將炮彈更加準確地打擊那些可疑目標。
炮擊足足進行了兩個小時,清晨七點半的時候,登陸艦隊下轄的二十多艘掃雷艦艇,一股腦兒地衝了上來,開始清除日軍設在港灣淺水區的水雷。
在安家軍海軍印度洋艦隊南下後。日本人便有意識地在那些地利位置十分重要並且有重兵防守的島嶼附近海域設定雷場,以應付安家軍海軍隨時都有可能發起的登陸作戰。特別是在那些非常適合登陸作戰的港灣。日軍佈設了大量水雷。
這些水雷對登陸艦艇的威脅非常大,必須予以清除。否則會嚴重影響到登陸艦隻的安全,進而危及陸戰隊官兵的生命。
八點整,登陸艦隊所屬的八艘火力支援艦開始了行動。這八艘火力支援艦均為平底結構,吃水較淺,可以在二點五米深的淺灘抵近攻擊,它排水量僅為500噸。裝備兩臺7000馬力柴油發動機,最大航速30節,編制五十人,主要武器為前三後二共五部120毫米40管火箭炮。同時還裝備有四門雙聯裝20毫米厄利孔高炮,用於對空和對海攻擊。
火箭炮和高炮都由整合了雷達、計算機的火控系統控制,威力驚人,此前在海南島戰事中便有出色的表現,現在就要看模里西斯的日軍能否比防守三亞的日軍做得更加出色了。
根據海軍方面的建議,現在南華的船廠正在大力改造或者是建造新的特型艦隻,比如只安裝上百門20毫米厄利孔高炮的防空支援艦,安裝五十門到一百門陸軍150毫米加農炮的炮火支援艦,以及利用打撈沉船改造的類似特型艦隻,全部用於支援陸戰隊的登陸作戰。…;
這些艦隻無需進行對海作戰。因此不必有太厚的裝甲,而且只需要裝備一種炮就行了,其他戰艦有的東西也一律不帶,只需要進行一種攻擊,這大大地提升了彈藥的運載量,作戰強度和火力持久度都超過了通常的戰艦。當然如果對上正規的戰艦,這樣的特型艦隻結局通常都很悲慘。
書歸正傳,當模里西斯島南部蘇亞克灣沿岸海灘遭到艦炮連續猛烈打擊的時候,航母特混編隊派來的艦載機打擊群也到達了登陸場的上空。六十多架F2…A型“海東青”艦載戰鬥機掛載的全部是燃燒彈。這些燃燒彈被投擲後將在距離地面五十米的地方炸開,當燃燒劑在空中向四處拋灑後,點火裝置將在距離地面兩米處引爆,把燃燒劑引燃。
這種燃燒彈可以覆蓋一百米左右的範圍,燃燒非常充分,同時引燃的火油具備很強的流動性,可以順著縫隙滲透到地下,如此一來,那些躲在地表無跡可尋的地下工事裡的鬼子兵就不得不逃出燃燒的封閉空間。
而日軍一旦到了地面,就將受到艦炮和航彈的“熱烈”招待,不得不放棄海灘上的陣地,撤到更安全的後方。
在陸戰隊登陸前,炮火密度達到了最。
八艘火力支援艦和炮擊艦隊的戰艦,幾乎都儘自己最大努力向沙灘及縱深地帶開火,大部分的炮彈根本就沒有打中目標,只是落到地上劇烈爆發,炸出一個個碩大的彈坑。
這麼做看起來似乎很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