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下班了,你就輕鬆一點,不必這麼認真嘛!”一再發揮他推己及人之心。
2。主觀地以為對方如果拒絕,就等於斷絕了他們之間的關係
所以當對方推辭時,他們會覺得很失望,認為對方太不給面子了。這種人遭到對方拒絕時,則會表示:“我誠心地邀請你,你卻一再拒絕,真是太不夠意思了!”
這種人試圖勉強對方,當對方推脫說:“你實在有所不知,我已經和太太約好了,所以真的沒空來!”邀請人仍不放棄,還故意諷剌他:“我看你是怕太太吧!”以話中有話的方式來刺激對方。甚至邀請者還會聯想:就是他太太在破壞我們兩個人間的感情。
3。邀請人一個人玩樂時,會覺得寂寞而缺乏勇氣所以邀請的物件都是固定的
田於邀請人和被邀請人有共同玩樂的經驗,且認為兩個人的搭檔天衣無縫,所以就想勉強兩個人同樂藉以壯膽。換句話說,真實邀請人是依賴對方,因此無法獨自取樂而勉強對方。
4。邀請人希望對方滿足其虛榮心,聽他炫耀,或讓他宣洩心中不滿或惱怒的情緒
只要仔細分析邀請人的動機,就可以瞭解對方為什麼會有這種強迫行為。這類人希望自己邀請的物件能滿足自己的某些慾望,所以完全忽略別人的權利和心理動機。
。。
常把“我”掛在嘴邊
與人交談時,常可聽到有的人開口閉口都是”我……”“我的……”,這種話聽來著實刺耳,但偏偏這種情形卻屢見不鮮。
要特別指出的是,成人也會說這類話。因為這種話,事實上應是在幼兒學會說“媽媽”的同時,就已經學會的語言。而發生在成人身上時,便表示這種人不會考慮對方的立場,一心只希望顯示他自己的存在,才會開口閉口話題都圍繞著“我”打轉。
說這些話的人既已成人,為什麼仍使用這類語言?這可以追溯到嬰幼兒時期。幼兒在哺乳時期,與母親之間會有一種身心合二為一的安全感,到了斷奶時期,這種感覺就會受到威脅。斷奶時期的幼兒,為了免除這種受到威脅的不安,會想辦法尋回以前的安全感,正好這個階段是他們開始學習語言的時期,所以他們第一句會說的話,大概都是“媽媽”,因為呼喚母親,正表示其需要安全感。
此外,孩子學會“我”這一類的語言,是為了向母親提醒他的存在,想從母親那兒尋回以前的安全感。而這一時期的孩子,如果沒有母親的悉心照顧,便無法生存,所以可以說與母親有密切的依存關係。
因此,幼兒強調“我”,以便從母親那兒得到安全感;小孩在成長過程中,為獲得安全感也頻頻使用“我”。但在成人的世界中,慣用這種詞彙的人,就表示想向對方誇耀自己的成就;同時,想用這種話,較易讓對方確認自己的存在。
換句話說,在你面前的這個人,正在期望從你那兒得到一句讚揚,只要你說句“嗯!不錯”、“原來如此”,就可以滿足對方的期望,對方的存在只要被認同,就能夠心滿意足。
因此,如果我們要與這種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就絕不要忽視對方,甚至露出厭煩的表情,因為一旦對其表示不耐煩,對他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打擊。
通常,成人後仍對自己的存在沒有自信的人,由於無法與環境保持協調,所以多半有與圍圍環境對立的傾向,以便確認自己。但相反地,能確認自己存在的成熟之人,就能夠適應環境,也就不會經常強調“我”這個字眼。
經常把“我”掛在嘴邊的人,並不代表他們對別人採取強迫的態度,只是由於尚停留於幼稚階段,為了強調自己,所以我們不能忽略他們的存在。
言必稱“絕對”未必真絕對
20世紀上半葉,人們還認定“人類絕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