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肯定還是會有大臣上摺子,讓自己為皇嗣計,也要多多挑選淑女入宮。這還要看焰兒那邊的情形如何,假如她能誕下皇子,自然壓力大減。但如果不能,則朝臣很可能聯起手來,施加壓力。
但朱祐樘並不打算妥協。
就算無子又如何呢?縱觀歷史,也不是沒有無子的君王,並沒有哪一個朝代的滅亡,是因為皇帝生不出兒子。反而生的兒子太多了,倒是會造成紛爭,最後掀起內亂。
朱祐樘只是那麼隨口一說,卻沒想到,幾乎一語成讖。
從弘治元年到弘治四年,九焰一直未能有孕。一開始的時候,因為兩個人都還年輕,即便是朱祐樘自己,也不希望九焰太早有身孕,所以並未在意過。
朝臣們也因為朱祐樘之前的雷霆手段,有所顧忌,打算再觀望一番。所以最開始的兩年,都過得還算是平靜。
但到了弘治三年,九焰遲遲未能有孕,別說是宮裡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有所不滿,便是朝臣們,也都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皇帝總是要有繼承人的。即便是憲宗皇帝如此寵愛萬貴妃,不是一樣生下了今上,還有他的那一溜兄弟姐妹?
這並不單單是皇帝的私事,更是國事。因為天子無嗣,儲位空虛,就會導致宗室和朝堂人心不穩。
畢竟大家都會想,萬一皇帝真的沒兒子怎麼辦?那肯定是,要麼傳位給自己的兄弟,要麼過繼一個侄兒來繼承。
傳給誰,或是過繼誰?與皇帝關係親近些的宗室,免不了會蠢蠢欲動,而大臣們為了自己的前程和富貴榮華,也會挑選看好的人下注,然後全力幫助對方登頂。
再這樣的情況下,朝堂內部肯定會紛爭不斷,所有人都無心政事,對於大明來說,是禍非福。
就算現在言語殷殷,勸說朱祐樘納妃延嗣的這些人,也不敢說當朱祐樘確定沒有子嗣的時候,自己會不會生出其他心思來。
於是事情愈演愈烈,幾乎朝堂上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到了這一處。
不過事實上,皇帝今年才十八歲,還十分年輕,所以朝臣們倒是沒有別的心思,他們之所以如此堅持,只是想看看,重壓之下,皇帝是繼續堅持自己的意思,還是略作妥協?
由此來決定他們對皇帝的態度,是像先輩們那樣,不停的試探,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擴大手中的權力,還是謹守如今的成例,老實當差辦事。
因為上書的大臣非止一個兩個,所以朱祐樘如今當然也不能夠繼續裝作看不見,於是特意挑了一個大朝會的日子,讓眾臣商議此事。
禮科右給事韓鼎道,「啟奏陛下,古者天子一娶十二女,而本朝亦有二妃之制,以此廣衍皇嗣,為儲位計,乃國之根本,陛下不可不查。」
朱祐樘含笑道,「卿言之有理,然而朕春秋正盛,自以為此事也不必立即進行。諸卿以為然否?」
這一句話道盡了他的態度:虛心認錯,死不悔改。
第105章 有妊
朝臣們之所以會在這個時候舊事重提,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父母喪,服孝二十七個月,到弘治三年三月,朱祐樘也就除服了。大臣們很清楚,既然朱祐樘的態度是並不想納新人,之前孝期就是最好的藉口。
畢竟身為臣子,如果孝期內一味逼迫皇帝納妃,感覺就好像逼著皇帝不孝一般。
俗語說,百善孝為先,這個藉口如果抬出來,誰也不能夠反駁。
所以他們在知道了朱祐樘的意思之後,便沒有再提過這件事。反正提不提,結果也都是一樣的。
不過如今,這個現成的理由,卻是過期了。
所以朱祐樘索性搬出了另一個——他還年輕。還不到二十歲,可以說是年輕得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