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經濟發展只能買到少量的額外幸福感。似乎我們已經習慣於我們所擁有的,然後希望至少跟周圍人擁有的一樣多,或者比他們更多,我們覬覦著鄰居們的物質財富。
對自然消耗更多能獲得更多幸福嗎
新經濟學基金會開發了具有創新意義的生態效率測度方法,藉助它可以傳遞人類的福利。他們研究人均GDP、生活滿意度和生態足跡之間的關係。圖10…3表明,那些具有最高生態足跡的國家(*聯合酋長國、美國、科威特和卡達),其實際幸福生活年限指標低於一些生態足跡小的國家(例如瑞士和冰島)。更引人注目的是,像哥斯大黎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古巴、不丹和南太平洋小國萬那杜等國家,在生態足跡相當低的情況下,仍然擁有顯著高階的幸福生活年限指標。研究顯示“即便在對環境影響很低的情況下,活得長而快樂仍然是可能的”。換句話說,福利既不依賴高階別的消費,也無法證明消費能夠保證高福利。事實上,對於我們這些來自更富裕國家和社群的人來說,在更小的生態足跡下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是可能的,其前提是擁有更加適度和節儉的生活方式。
收入更多能換來更多幸福嗎
經濟學家安德魯·奧斯瓦爾德研究了更多金錢能買到多少新增的幸福。他的研究告訴我們,一個掙1萬美元(假設)的僱員在得到額外的1萬美元時感覺更快樂,但是一個掙10萬美元的人需要額外拿到10萬美元才能得到同樣的快樂。根據奧斯瓦爾德的研究,要把一個人從“厭倦”狀態變成“非常快樂”的狀態,需要花費150萬美元。
奧斯瓦爾德還研究了一國的經濟業績是否能帶來額外的幸福感。他把西方國家的經濟增長和幸福及福利指標放在一起研究,包括報告的幸福、報告的生活滿意度、報告的工作滿意度和自殺資料等。他的研究表明,在工業化國家裡,當實際國民收入增加時,幸福感上升,但上升幅度微乎其微,幾乎難以覺察。根據奧斯瓦爾德的研究,失業似乎是富裕工業化國家中人們感覺不開心的主要源泉。失業者非常不幸福。奧斯瓦爾德還發現,報告的幸福在已婚者、高收入、女性、白人、受過良好教育者、自我經營者、退休人員和那些照顧家庭的人群中,表現得更高。更富裕的國家也存在更高的自殺率。奧斯瓦爾德的結論很重要,“在一個已經富裕的國家,把目標瞄準到經濟增長的政策,其價值或許是很低的”。
第10章 幸福經濟學(2)
我們能夠一直擁有足夠的錢嗎
既然有證據表明更多的錢未必帶來更多的幸福,我們為什麼不顧這個事實的存在而堅持追求更多的金融和物質財富呢?答案或許來自人類的本質。理查德·伊斯特林博士在研究我們的物質慾望、收入和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之後,提出了重要的見解。伊斯特林發現收入增長並不帶來福利的增加,因為更多的收入使得我們的物質慾望發生變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越多,或者換句話說,我們期望得到更多的物質財富。我們未能期望物質慾望的上升隨著收入的增加而至。但我們似乎永遠不滿足於水漲船高的物質慾望,除非當我們達到智慧成熟的年齡。伊斯特林的研究發現,幸福感(主觀福利)確實隨著收入變化有所改善,但是到退休時出現變化。確實如此,儘管退休後收入變化不大甚至下降了,但平均幸福感沒有改變。
為什麼突然對幸福經濟學產生興趣
隨著嬰兒潮出生的人口進入退休年齡,興趣或許能夠反映出人口統計學方面的變化,而且正在反映生活的真實含義。這一代人認識到,一旦我們的基本物質需求得到滿足,我們的關注點可以從實現美好生活的手段轉移到美好生活的終極目標,包括自我實現。或許,社會總體上變得更加有智慧。我還相信人們日益意識到追求生命、自由和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