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9部分

組的頭。

不過這個研究小組目前的主要任務不是冶鐵,而是滿世界找一種“可以燃燒的黑色石頭”——煤。

劉厚隱約記得,中學時老師講過高爐鍊鐵,是一層煤一層鐵這樣堆疊上去的。劉厚所知不多,但是也知道鍊鐵有個關鍵點是要得到較高的溫度。而要得到較高的溫度,一個關鍵是煤,第二個關鍵是鼓風機。

所以,劉厚讓他們儘快找煤,不夠人手就去找張飛。張飛聽說找煤礦是做那種神槍的關鍵,二話不說就發散人手去找。

而鼓風機,劉厚打算弄個水力驅動的。劉厚將設計理念跟左慈探討了三天三夜,直到他理解了水力輪機的原理,可憐的左慈又去和工匠探討了三天三夜。好在工匠們個個經驗豐富,能比較快地領悟到他的意思。

只是傳動部件不好搞,皮帶傳動倒還好說,這個年代弄點動物皮並不困難,但是有些地方要用到齒輪傳動的。

齒輪傳動看似簡單,其實包含了一些高數的知識。劉厚大學時也學過一些漸開線、共軛曲線等知識,不過由於他並不是讀機械工程的,因此,並不沒有重點去學這些高數內容。

畢業多年,大部分高數知識已經還給老師了。他只能將一些基本原理給左慈和葛玄講一講,就讓左慈組織有算術特長的人去推導、證明、完善相關內容。

可憐的左慈兩師徒,連中學的數學都未完全學會,就給劉厚扔了些高數過來,一時間根本無法理解,只好每人掏出一本筆記本,發揮速記的本領,將劉厚說的每句話,每個字都記錄下來。

好在經過幾年的鍛鍊,現在左慈兩師徒的速記水平也是高手一個級別,放在後世,估計也勉強能做個速記員。

由於有了紙,兩人的筆記本不再是又大又笨重的竹簡了,變成一本輕便的紙質線裝冊子,方便攜帶又好用。

兩人視如珍寶,一般都隨身帶著,遇到劉厚講解知識就隨時記上,遇到自己一些心得也隨時記下來,非常好用。

劉厚用不慣毛筆,所以特意找人要了幾根鵝毛,在鵝毛杆上纏了幾層布條,弄成後世圓珠筆粗細,露出約1厘米做筆尖;蘸著墨寫字。

有一次左慈看見劉厚寫字,大感驚奇,也依葫蘆畫瓢造了一支鵝毛筆,一試之下,發現這種硬筆比起軟筆來,寫字速度快上不少,雖然字寫得難看些,不過很適合用來做速記。

由於劉厚擔心時間拖得越長,自己懂的知識就會忘得越多,所以,這兩年劉厚瘋狂給他們灌輸各種科學知識。這就導致速記成為左慈和葛玄首先需要掌握的技能,兩人在這方面也著實下了一番功夫,並且還得到過劉厚的指點。

劉厚指點他們,用某些簡易的符號代替某些詞或某個意思。為此,兩人還專門編制了一些常用詞的簡易符號對照表,只要背熟了這些符號,速記時就可以大大加快速度。事後再整理筆記,將這些符號的意思補齊在筆記裡,就能成為平常人都能看得懂的筆記。

他們這一做法,不但建立了速記這門學科,還為以後建立密碼學打下了基礎。

隨著劉備配給他們的人手越來越多,劉厚建立起更多的研究小組,將研究範圍不斷擴充套件。不過似乎大部分的研究都還只是處於起步階段。像冶煉,還停留在找礦階段,至於什麼高爐,劉厚壓根沒想在荊州建。其他如水力輪機等很多研究都一樣,還處於理論研究和小模型製作階段,劉厚並沒打算將它們現在就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