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故國,激動啥的,漢末軍閥混戰,劉氏皇室的威信早就蕩然無存,就算是劉秀的故鄉也不例外,這個時代的百姓多數是麻木的,軍閥們殺來殺去,他們才不管是誰來統治他們,只要能有口飽飯吃就行了。
他們之所以騷亂是見又有戰事發生,擔心受到波及,危害到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不少百姓馬上就想著回家收拾細軟逃難去了。
這個時候的章陵縣令也是急得團團轉,昨天他就知道蜀軍到來了,他還親自登上城頭看著蜀軍明目張膽地在城外紮營,他心知憑著城裡只有兩千不到的守軍,根本不可能守得住這個縣城,於是,他當時就派人連夜出城,往許都和司馬懿那裡各送了一封求援信。
然後他又衣不解帶,親自帶人在城牆上守了一夜,防備著蜀軍攻城。誰知道一夜相安無事,蜀軍並沒有急著攻城。他本來想補睡一會,誰知道手下就來稟報,蜀軍那裡有動靜了,害得他只好又登上城門樓繼續值守。
沒想到蜀軍還是不進攻,只是在那裡罵人,正當他準備不管這員蜀將,回去睡覺時,又聞報城中百姓騷亂起來,並且紛紛外逃。他大吃一驚,這下可麻煩了,百姓是城池穩定的基礎,沒有了百姓,他這個縣令就等於是光桿司令了。
就算是戰爭期間,百姓的作用也是很大的,他們可以為軍隊提供糧食,製造武器鎧甲等軍用品,還可以搬運擂木滾石幫助守城,城牆被敵人打破損了,他們也可以幫忙搶修,甚至到了守城部隊兵員減少太多時,臨時抽調壯丁,直接驅趕他們上城牆參與守城,也是守城官員常用的招數。
總之,百姓就是免費的勞動力和免費的炮灰,不能讓他們亂,不能讓他們逃走,章陵縣令心裡懷著這個念頭,連忙跑下城牆去制止百姓出逃,至於鄂煥惡毒的咒罵和激將,他只當他是在唱歌了。
鄂煥覺得很沒意思,他在那裡罵了半天也沒人理會,罵累了,罵渴了,只好回去喝口水,歇一會再接著罵。一個上午就這樣在鄂煥的男高音獨唱表演中過去了。
到了下午,鄂煥組織了一場鬆鬆垮垮的攻城行動,這次攻城行動主要是射箭,或者說是和城牆上的守軍對射。藤甲兵沒有火槍、沒有馬弩,還是使用冷兵器時代的弓箭。
鄂煥讓各支部隊輪流湊到城牆下對著城牆上射箭,城牆上的守軍自然也以弓箭反擊。對此,藤甲兵們毫不在意,反正他們身上都穿著藤甲,除了個別倒黴蛋被射中眼睛外,城牆上射過來的箭釘在他們身上只是為他們撓癢癢而已。
他們還可以順便賺幾支箭,補充一下軍中箭矢的損失。還別說,這些藤甲兵在城下射了一下午的箭,他們帶來的箭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了,藤甲兵往那裡一站,就是個活靶子,比起當年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草人還管用。
一個下午下來,每個藤甲兵身上都插滿了幾十支箭,回去後他們將箭起出來,交給工匠將箭頭打磨打磨第二天就可以繼續用了。
這一個下午的對射,藤甲兵的損失在個位數,而魏軍卻損失了一百多差不多兩百人,足足佔了守城部隊的一成。取得這樣的戰果並不是因為這些藤甲兵的箭法有多好,事實上,他們的箭法爛透了。
他們根本就不是職業的弓兵,除了有少部分是打獵的好手或者因為愛好射箭平時有練習射術外,其他人都是業餘水平,只是憑著一股牛力拉動弓弦亂射一通而已。
雖然他們的準頭很差,可是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