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原因;可是他不能夠自己說出來,這會讓大家懷疑他君主的能力,所以只能將責任歸結到潘美身上。 第三個原因,當時跟潘美猶豫不決,也有直接關係,但凡當時潘美能夠堅定地做出決定,派一支兵馬接應,楊業或許不會戰死。為此,潘美的後半生也曾為楊業戰死而一直感到有愧。 但平心而論,潘美一生的戰功比楊業多很多,他在宋朝的地位更是舉足輕重,宋朝朝廷一直都將他看做是大忠臣。正史上對於他的記載多是他所建立的豐功偉績。只是後來百姓們被楊家將系列文學作品影響,沒有真正地瞭解潘美,才誤認為他個無能之輩,一個大奸臣。 此時此刻,潘美坐鎮後方,指揮三軍,騎兵、步兵、弓箭方陣的配合,天衣無縫,摧枯拉巧突破了唐軍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 “殺啊——” 千軍萬馬,勢若雷霆,鐵騎滾滾而來,無堅不摧。 唐軍第二道防線也有些及及可危。 鄭王李從善看到這一幕,有點心驚膽跳了,他忽然想到了林仁肇,如果他在此,會如何指揮作戰呢? 越是危難時候,李從善才意識到,自己經驗不足,肩負不了這等重任,一個軍令不當,就可能造成三軍覆滅,死傷無數。 “派人立即去往蕪湖、當塗之地,向林仁肇將軍求救支援!” “是!”一名負責斥候、傳令的都虞侯聽到鄭王吩咐,立即安排了幾名斥候快馬前往蕪湖城去傳達軍令。 但遠水解不了近渴,李從善覺得,再打下去,宋軍隨時要打入採石磯大營了,他留在此地,過於危險了。 於是,李從善把指揮權交給了魏明、張錚兩名裨將後,他以不放心水師作戰為由,暫時退回到了大營內。 其實這是李從善做好了隨時登船棄營的準備,一旦發現宋軍攻入大營,他立即登船,帶著水師東進,退往下一地,不能全部覆滅在此。喜歡唐時明月宋時關()唐時明月宋時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