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標準的性格開始形成。在這段六歲以前的成長過程中,能得到越多真愛、越多“無論你是什麼樣子,父母都是愛你的”,接受這種無條件的愛越多的人,他的存在意識就越強。但是父母親都深愛自己的孩子,因此,非常著急想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努力以社會規範來教導他們。許多為人父母者,無法看見自己裡面壓抑著對過去生命的浪費和不喜歡自己所造成的後果。他們總是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強,在孩子還沒有充分得到無條件的愛時,就給他們有條件的愛,去塑造、教導他們。換句話說,孩子們對自己內在的存在,並不能擁有很充分的滿足,而當年事日長,便開始在外在的世界中追尋認同和肯定,於是會用兩樣東西來彌補自我存在價值的缺乏,第一種是做些什麼(doing)?第二種是擁有什麼(having)?'注:作者近年講學中又加上了第三種,成為什麼(being)'來替代自己的存在價值。像林靖娟老師的事件,對她而言,身為一個老師,擁有高尚偉大的情操是她的天職,然而這真的是天職,還是後天的文化教育、社會價值觀所賦予她的職務?對她來說,做這件事竟比她的存在還重要、比她身邊的親人對她的愛更重要。
對某些人來講,做一個好人比他的存在更重要;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做一個對別人有益的人,做一個溫和、儒雅的人,遠遠超過他自己存在的價值。為了要做好這樣的一個人,他可以抹殺、犧牲許多的自我以及真實的感情、思想,最後形成了他的存在只能依附在做些什麼(doing)之上。如果有一天當他自己無法符合社會所賦予的價值觀時,他就會不喜歡自己,會覺得自己實在很糟,自己的存在一點價值都沒有,自己是一個沒有用的人,甚至無法再繼續生存下去。而另外一種將自己的存在依附於擁有什麼(having)之上的人——尤其在這個歌頌物質的時代裡,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一型別的人。許多男人將自己的存在定位於擁有房子、事業、賓士、寶馬、勞力士之上;許多女性也把自己的存在價值依附於擁有幸福家庭、聽話的孩子、愛她又溫柔且事業有成的老公身上。同樣地,我們也看到在這些用“擁有”來證明自己存在價值的背後,有多少危險和心酸。很多傳統婦女當有一天她們的老公愛上別的女人;當她聽話、功課又好的孩子突然變得叛逆;當她溫暖的家庭突然破碎時,她們在剎那間喪失了自己的存在價值,覺得一切都毀了,生命裡什麼都沒有了,自己再活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甚至因此自殺的也大有人在。我們也能看到有些男人生意失敗、破產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然後一蹶不振,從此生命頹廢,這些都是我們將自己的存在價值依附於外界,用doing和having代替的一種普遍現象。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幼年時候我們所接觸的無條件的愛太少。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真 愛(3)
我們長大成人後,也毫不知覺地用同樣方法愛我們的孩子,我們無法告訴孩子:“你是最棒的。我是愛你的。我知道你充滿知覺,你知道自己的生命,也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麼。無論你做什麼決定,也許我們不能瞭解,但是爸爸媽媽一定支援你。”
相對地,那些在充分接受無條件的愛之下長大的孩子又會是如何?西方國家從十九世紀存在主義開始,對人權、民主和對孩子的重視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再加上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的潛能運動發展的興起,在那個時候有很多父母接受人類潛能的一些新觀念,開始試著去給孩子一些無條件的愛,現在這些孩子都已經長大。在許多觀光區你會經常碰到這樣的西方年青人,他們大學畢業但不急著找工作,或逼著自己馬上要做些什麼。他們沒有汽車,沒有大房子,沒有錢,也不曾擁有什麼,就只是揹著布包,有時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