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各州刺史,成為當地最高長官。
安史之亂後,中央對地方逐漸失去節制,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至黃巢之亂,大部分藩鎮都失去控制,甚至可以反過來決定皇帝的擁立與罷黜。而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開國君主更都是節度使。
外官獨攬軍政大權,至此成為禍亂之源、朝廷大忌。至宋□□杯酒釋兵權,節度使逐漸成為加封給高官重臣的的虛銜,稱遙郡。
此後歷朝吸取教訓,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備的三權分立制度,無論中央還是地方都是如此。
現在王霄提議以巡撫管轄地方,總領軍政,卻恰恰是犯了這個忌諱。雖然朝廷也可以頻繁更換巡撫,就像很多重要的職位往往都做不滿一任,任職一兩年便轉遷。但這樣一來,巡撫無法瞭解當地的情況,也就失去了本身因為京城鞭長莫及而設立的初衷。
而如果只管軍事不管政事,那就成了武職了。自宋以後,文武之間的界限越來越分明。宋朝時還有低階文官轉職武將,武將轉職文官的情況,至前朝時已經徹底廢棄,文官從科舉出身,而武將以軍功自立,中間絕不會有任何混淆。
於是這巡撫的職位,就顯得十分尷尬了。
但凡涉及到&ldo;造反&rdo;這兩個字,不但皇帝忌諱,朝臣們也會避嫌。
所以李定宸這麼一說,眾人立刻噤若寒蟬,不敢多言。誅心這種事,一句話說得不對就會被牽扯上,自然要慎之又慎。
就連王霄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錯誤,&ldo;是臣魯莽了,未曾考慮周全。&rdo;
李定宸聞言,眼睛不由微微一亮。
在這件事裡,王霄一直表現得非常淡定,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環環相扣,著實令人防不勝防,就是李定宸也覺得難以招架。而現在,他沒有再提出另一個解決辦法,而是乾脆認錯,想來是因為計謀用盡。
如此一來,在這一場對峙之中,便是他李定宸佔了上風。
至於自己也是得了越羅相助,兩個打一個這件事,李定宸不但不覺得心虛,反而相當自豪。他與皇后一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同心協力也是應當。俗話說:&ldo;一人計短,兩人計長。&rdo;果然十分有道理。
他一興奮,腦子也跟著活躍起來,對轉得更快,很快又生出了新的想法,&ldo;王先生不必如此,為國憂心,豈有對錯?何況又不是立刻決定,正因為一人的考慮總不能周全,朕才要諸卿共同商榷。&rdo;
頓了頓,又道,&ldo;王先生的提議頗有發人深省之處,朕倒是有了一個不成形的想法。如今京中有不少老將,都只在家中榮養。朕意命他們在軍中組成總參謀部,而後戰時再從各地抽調將士組成臨時參謀部,由總參謀部管轄,但受巡撫節制。諸卿以為如何?&rdo;
不從九邊調人,而以去職老將組成,只有建議權而沒有決定權,參謀的意味就更重了。這是李定宸的妥協,而成立一個只對自己負責的參謀部,不受內閣和六部影響,卻是他的堅持。
這個提議完美綜合了王霄的建議,又將其中有隱患的部分除去,朝臣們除了說&ldo;我主聖明&rdo;之外,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既然是直接對自己負責的部門,自然不能交給內閣去辦。因此李定宸道,&ldo;朕意參謀部設一尚書,空置,二侍郎,屬官七人。&rdo;尚書空置,就是皇帝兼領之意。只不過至尊之位,不宜再加以官職。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