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大夏王朝、中部黃金家族、西方十字軍大打出手,而海上同盟一直在擴張殖民,等待時機。
東瀛戰國有五個比較重要的人物,兩個是“龍與虎”的上杉謙信、武田信玄,三個是“戰國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羽柴秀吉)、德川家康,代表了東瀛戰國的天花板。
他們看出海上同盟的意圖,也為此感到氣憤。
海上同盟的坐上觀虎鬥,讓他們很不滿。
布蘭德說道:“大夏王朝十分貪婪,兵分四路,一路掃蕩東瀛四島,一路掃蕩大越國,一路掃蕩東籲國,還有他們的主力,前去征服河中地區。沒有王朝可以在四線作戰以後,還會越戰越強。到時候,將會是我們海上同盟出兵的戰機,完全可以幫助你們恢復幕府,只要你們好好聽我們合眾國的話。”
“你的意思是讓我們當看門犬?”
“德川閣下,請不要說的那麼難聽。我們很樂意與你們合作。”
布蘭德作為合眾國的玩家,火龍軍團的軍團長,知道利用東瀛四島制衡中原王朝的重要性。
“小心適得其反,玩火自焚……如果夏軍攻下九州島,你們決定出兵,或許我們還可以合作。”
德川家康帶著酒井忠次、井伊直政、本多忠勝等元老大臣離開。
“這是議事會的意思,我也沒有辦法。”
布蘭德也對海上同盟的議事會的決定有異議,但議事會執掌行政、徵稅權,為海上同盟各個軍團提供軍餉,所以布蘭德也要聽從他們的命令。
布蘭德一個人看向北方。
北方,八十六萬大軍南下,挑起九州大合戰的夏軍抵達巖屋城北部!
夏軍的龍旗招展,黑壓壓一片,令人壓抑和窒息。
大夏王朝的軍隊,以黑色、白色為主,其中黑色最為常見,顯得極其森嚴和壓抑,令人畏懼。
織田信長、柴羽秀吉、島津義久等人,已經可以看到夏軍無邊無際的軍陣。
部署在巖屋城一帶的倭軍,同樣無邊無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