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7部分

藝術的理解。

藝術題材的電影,有時候最考究一個導演的功力,甚至考驗一個導演對世界的理解,以及你與世界的對話感悟。

就拿開頭,阿甘坐在椅子上等公交車的鏡頭。

以及開始的,那根能讓人心理平靜下來的羽毛。

金色的陽光,透過調皮的樹葉,灑落的光點形成溫馨的畫面。路燈的矗立,像是守護著一份喧囂後的靜怡。

阿甘從當兵後,就顯得挺拔的身姿就那樣直挺挺的坐著,眼神中憨厚或是滄桑的深邃,讓人忍不住的容易沉醉。

或許只有大起大落後,才能用一種淡泊名利的視覺,去欣賞一個你不曾瞭解的世界。

這個世界不需要言語,不需要你的光芒,也不需要你把自己當成風景。而是在於,你參與進去,融入進去,回味淡淡溫馨的曾經。

羽毛落在了阿甘的手中,我想,這不僅是一根羽毛,或許就是阿甘的曾經,他把羽毛收藏了起來,放進了封閉的盒子裡。

這何不是——阿甘把自己的曾經收藏了起來?

他剩下的只有淡泊名利後的釋然。

這種釋然不新增任何的言語,你只需靜靜的體味就好。

同樣,看到這一幕後,也不需要你說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感悟。

你把你的感悟留在心裡就好,這份屬於你的感悟,需要你自己去回味,誰都不告訴。

因為有時候一份美好的記憶,我們會自私的不願意分享給任何人。

這不是吝嗇,是心中最後的一份淨土,也是一種寄託吧。

而這個寄託,我不知道你給了誰,我卻感悟到阿甘給了珍妮!是哪個——小時候可愛的珍妮,長大後迷失的珍妮,以及最後彌留時期的珍妮。

若活著誰想死去?彌留時的珍妮,是多想好好的活著啊!

然而並沒有然而。

只留下了珍妮的死去,也可以說是解脫,也留下了阿甘的思念。

珍妮的出現消失出現又消失,對阿甘來說——“就像蝴蝶落在了衣袖,好奇的阿甘,忍不住伸手想要挽留。

然而蝴蝶受驚飛走,帶走了阿甘的所有。

即使阿甘再怎麼失落,再怎麼想要挽留,都張不開正真的口。

只能假裝堅強的說——飛吧蝴蝶,我知道你喜歡自由。”

……

就像劇情一樣,(珍妮)最後累了,回來了,卻真正的失去了。

她從不屬於阿甘。若用神話的色彩來說,珍妮就是阿甘的信仰。

再回到原點,也就是阿甘送孩子上學的那一幕,我相信阿甘找到了新的信仰,那就是他和珍妮的孩子。

至於那根飛翔並被阿甘收留的羽毛,就是珍妮靈魂的迴歸,也是阿甘釋然解脫的開始。

正因為這樣,有了阿甘對別人講述自己的故事,他已經看開了,也釋然了。

結局?也是開始!

阿甘的解脫,是心靈的昇華,或許這才是導演最大的目的。

之前王夢看過《阿甘正傳》不下五次,但只有這個時候,想用自己的雙手把它拍攝出來的時候,才真正的領悟。

這或許就是藝術電影最大的魅力。

因為你真的看懂了,你的感悟會是一輩子的感悟。

也因為如此,藝術電影成為經典。

王夢提筆寫下了自己的感悟,想等到拍攝的時候,對照現在的感悟來拍攝,也好把自己的感悟說給演員們。

但是寫下‘阿牛’和‘靜靜’的時候,王夢笑了。

一種驚雷般速度的違和感,瞬間襲擊而來。

“罷了,罷了。我心中的阿甘和珍妮已經印刻在心理。這一次創作一個無數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