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部分

大名士齊名了,兩人都善談玄論道,而荀粲比何晏還要多才,使得荀粲得到了更多人的崇敬。

可以說,此時的荀粲,雖不在公子榜,但卻是真正超然物外的存在,在人們提到荀粲時,再也不會說什麼荀家六郎之弟了,而是謫仙荀粲,名士荀粲等等,連少年二字都去掉了,畢竟這個時候的荀粲,已經完全脫去了稚氣,整個人看起來應該算是最有朝氣的青年,這是屬於他的最美好的年紀。

這樣清新悅耳的琴音,似乎也產生了一種極其高深的意境,使得蔡琰在細細傾聽,感受著那樣青山綠水的感覺時,忍不住在心中感嘆,荀奉倩的琴道,當真已經無人能及,每每覺得自己向他更接近一步時,但在細細品味,便又覺得愈發高深莫測,哪怕是那種最為簡單的曲子……

中國藝術,如繪畫、詩詞、音樂、舞蹈都講求”意境”,並以此為最高的審美準則。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說:”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意”即:藝術家主觀情感的流lu;”境”即:外在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的反映、再現。這種情境相融的境界蘊涵著無窮之味和不盡之意,使人回味。

文人雅士推崇古琴音樂,追求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風俗通》亦說:”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而意在高山……傾之間,而意在流水”,可見琴是作為一種寄意的jing神境界的搭掛。

而荀粲的琴音,無疑達到了一個真正的無人能及的層次,意境是永無止境的,而荀粲在古琴上的造詣,給人的感覺就是真正的獨孤求敗,那已經不是什麼技巧上的差距了,而是一種在悟xing上的差距,誰能更悟透那種飄渺的道,誰就能更進一步。

夏侯徽較為年輕,並不能明白蔡琰心中的那種複雜滋味,她的心,早在昔日荀粲奏出一曲《廣陵散》時,就被這個男人給征服了,自視甚高的nv人,一旦臣服一個男人,那就是真真正正的臣服,荀粲擊潰了她那極端的高傲,剝下了她那冰冷的偽裝,使得她整個人都變得這般乖巧聽話。

此時的夏侯徽,自然全身心的投入到欣賞粲哥哥的琴曲當中了,她對於幸福的要求並不高,只是覺得能夠天天和粲哥哥生活在一起,像這樣出來遊玩、聽琴的話,如此悠閒無比的生活,就是一種幸福,當然,若是能夠成為粲哥哥的正妻,那就更加幸福了,雖然這個願望看起來很難實現,不過退而求其次,與粲哥哥就這樣保持著親密的兄妹的關係的話,感覺也不錯。

某個苦bi的親哥哥夏侯玄,似乎早就被這個親妹妹夏侯徽給遺忘了,還好他不是妹控,要不然的話,夏侯玄一定後悔將自己的妹妹託付給荀粲,因為很明顯,荀粲已經將夏侯徽給預訂了。

在這樣遼闊的天地間,便只有荀粲的琴音在此回dàng,那平緩的洛水、隨風而動的柳枝,彷彿也在聆聽他的琴曲……

就在這時,有一位衣著簡樸的少年,恰巧從這裡路過,書生氣很濃,讓人看了就猜測會不會是太學中的學子。

少年在聽到琴曲時,便忍不住駐足仔細傾聽,臉上一開始就有難言的見獵心喜之sè,而隨著琴曲的進行,他那原本驚喜的神sè漸漸趨向平和,轉而變得喜悅滿足,可見荀粲的琴曲感染力果然不俗……

少年在享受如此琴音的同時,心中也產生了深深的好奇,到底是怎樣的人,才能彈出如此動聽而具有感染力的曲子,若是什麼隱士高人的話,那他的古琴造詣,是不是比那位名揚天下的荀粲荀奉倩高呢?

而想到荀粲這個名字,少年心中卻產生了複雜的滋味,這個僅僅比自己大了兩歲的人,如今卻早就已經成為真正的名士,而他到現在,卻才剛剛進入太學學習而已,幼年時他曾與那位荀大名士有過一面之緣,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