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的人生規劃出了偏重人文哲史的路線,那麼高中裡的基礎數理化科目,就確實有些味如雞肋一般。

畢竟在現在的教育體系下,這些知識更側重於應試性的目的,而楊一卻恰好需要更加實用的、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對自己的精神世界起到增益作用的東西。

所以他才對高中的課程顯得興趣缺缺,不過在經歷了週末和餘浦的交底後,楊一還是收斂了不少——有些東西,還是要經歷積累和消化的過程後,方能凸顯作用的。

楊一就在學校裡平淡卻不乏味的過著,而隨著日復一日秋光漸涼,十一假期將近,踏出第二步的日子,也即將到來。

……

還有最後一週,就是十一假期,而薛海清的孫子和外孫女兒在老人這裡過週末,已經是雷打不動的慣例。

已經進入六年級的兩個小孩子,因為薛海清的言傳身教,對於動畫片的興趣並不像同齡人那麼濃厚,可是這天當宋藤兒無意中換到越州衛視,裡面傳來一段輕快的笛子演奏,然後忽又轉為激越的古箏後,兩個小傢伙就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向原本不怎麼關注的電視機。

就連站在餐廳和客廳的過道上,準備來叫兩個小傢伙吃飯的薛海清,也不由自主被這一曲有些特殊,卻又說不出特殊在哪裡的曲子所吸引,站在那裡眯著老花的眼睛好奇起來。

不是流行,不是通俗,也不全是民族,悠揚婉轉中卻有讓人頭皮微微發麻似的過電感,原本準備只是看一眼就算的薛海清,就挪不動步子了。

一個小節的音樂之後,黑白的水墨山水畫面上,有少女的背影徐徐拉近,然後整個畫面的色彩一點點暈染開,由素雅漸變為明豔,風格也從潑墨寫意轉為細描工筆……雖然到了最後,在給少女的特寫鏡頭中,有些漫畫風的人物造型讓原本很純粹的國畫畫面有些不倫不類起來,但配合片中時而悠揚時而壯闊的中國式民樂,卻仍然不減其中蘊含的意境。

到了這時,不止是薛令子和宋藤兒兩個孩子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就連薛海清也饒有興趣地坐到了沙發上。

這放的是什麼節目?電視劇?不像!電影?有可能!動畫片?似乎倒是有那麼點兒意思,老校長就琢磨起來,不過又轉念想到孫兒孫女們有時也掃一眼的《大頭兒子與小頭爸爸》,《藍皮鼠和大臉貓》之類少兒節目,就又懷疑起這個推斷來。

二十多秒的畫面一晃而過,到了最後,又定格為最開始的黑白畫面,然後這個畫面繼續縮小,居然變成了一本書的封面,書腰上有端正的漢隸小字,赫然是“雲荒·九州飄零”幾個字。

這是……一本書的廣告?老校長看到末尾後,幾乎是下意識的就想到了楊一。而此時,薛令子宋藤兒兩個小傢伙還沒有從他們所不明白的感動和喜愛中回過神來。

薛海清立時就拿起電話撥打起來……

而與此同時,全國不少的觀眾也在同一時間,不同的衛影片道中看到了這個廣告。

畫面裡那個全身骨牙佩飾,裝扮猶如山鬼楚巫一樣卻又偏偏眉眼明媚的少女;還有周圍明明是虛無縹緲的仙境,卻總帶著那麼一絲揮之不去沉抑的蒼茫雲海,這互相之間所構成的強烈而奇異的對比,頓時對電視機前那些少男少女們造成了莫大的衝擊。

而後畫面中還有孤峰如劍,萬仞欲傾;還有天涯明月,碧海潮生……

而再加上那一曲讓人有脊柱過電般感覺的背景音樂,似乎一下就喚醒了潛藏在男孩女孩靈魂中某些稱為“華夏”的天然烙印,他們立刻就被這個廣告吸引了全部的心神。

人都是一樣的人,可千百年以來,籍由那些或肆意汪洋或雅正端莊的漢字文章;那些或立意深古或氣韻清雋的寫意工筆;那些或沉潛鬱重或清越悠婉的絲竹遺音……還有無數只屬於“華夏”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