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4部分

整合到一起成了綜合性大學。很多以前有用的專業都被刪減了。反而是增加了一些非常沒用的專業。這些學校都已經變了味道。他們這不是奔著教書育人的目的去的,而就是為了賺錢去的,這樣的做法,非常要不得啊。而且他們開設的很多專業,教育的課程與社會實踐,完全脫鉤,教出來的學生,就是一幫只有文憑。全無動手能力的人,你說這樣的學生,畢業了以後,要怎麼去面對社會?所以啊,我一直琢磨著做點不一樣的事情,他們返聘我回去,我都沒去,現在看來,北省這一趟,我是來對了。李總你說的這些太對我的胃口啦。”

老楊很激動,雖然李逸帆請他出山。並沒有用什麼三顧茅廬那樣的手段,但是後期的他這些的計劃,也沒有和這老頭說。

今天還是這老頭第一次聽李逸帆說起他建設學校的想法,這和他的一些思路,簡直就是不謀而合,這下子這六十多的老頭,好像一下子就覺得自己年輕了幾十歲一般,渾身都充滿了幹勁,恨不得馬上就回去,開始學校的組建和籌備工作了。

而楊玉河和夏青禾在聽了李逸帆的描述之後,也是頻頻的互相對眼,同時也是對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的想法,更加的欣賞。

現在很多國內的企業家,賺了錢,根本就不琢磨怎麼回饋社會,反而是琢磨著賺了錢之後,怎麼往國外跑。

什麼人才培養,什麼新技術研發之類的,他們才不關心,他們只關心自己的既得利益。

這也是國內企業家富豪們的悲哀,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做,一方面有可能是因為他們的第一桶金,很多都是來路不正,他們怕被人家清算。

國內這樣的傳統已經流行很多年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每次政府換屆之後,就總會有很多當官的和富豪倒黴,所以這樣的人,只要不傻的,都會盡早的混個外國身份,把資產轉移到國外去。

還有一部分,則是對國家沒有信心,對社會沒有安全感,所以賺了錢之後,也會第一時間想到往外跑。

至於他們用來發家的企業,他們才不會管什麼人才培養和技術革新呢,反正在他們看來,gcd的天長不了,所以沒必要老老實實的做企業。

這也是在十幾年後,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仇富,仇官的主要原因。

而其實當官的又有那個願意看到自己治下富豪,全都做這樣的選擇?

楊玉河和夏青禾也一樣,他們眼前的李逸帆,家庭背景本就有些神秘,有海外關係背景,可是他們在發家之後,不但沒想過換身份,轉移資產到國外,反而還琢磨著如何在國內高慈善,琢磨怎麼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樣的富豪,他們如何能不喜歡,這樣的公司他們怎麼能不支援?

更何況李逸帆的這套人才培養的理論,可是相當的對楊玉河的胃口的啊!

以前沒有當上北省主管的時候,他也不太瞭解,可是等自己做到這個位置上之後,他才知道現在北省面對的人才流失的問題有多麼嚴重。

以前北省是個工業大省,尤其是在上世紀的時候,直到改制之前,這裡是國內的重工業中心,有著無數的工業企業和各種技術工人。

什麼八級鉗工,焊工,那都是小菜一碟,隨隨便便到那個工廠,都能給你揪出十幾個來。

可是後來企業改制,可把這些人也給改沒了,很多有能力的工人,都到南方的私企打工去了。

而改制後的國企,更是沒了以前的人才培養體系,這就造成了後繼的高質量的產業工人數量驟減。

前段時間,他到京城拜訪了一圈,拉來了兩個大型的石化型別的專案,落戶到省城和濱城。

可是後來在專案建設的時候,就遇到的高階技術工人短缺的問題,就比如一種輸油管路的建設,其中的某些特別複雜的迴路管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