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哀求張羨等人不要走,若是再強行離開,那就是有違民願。
如果張羨主動配合劉表這事兒也能辦,問題是張羨他不配合,他就是不走,劉表又不想自毀名聲也就只能繼續拖延下去。
如今這意外既然來了,為何就不能讓益州軍幫助他解決一下這內部的問題。
戰場本就不只是雙方的交鋒。
以此同時,劉表甚至已經準備好了借用這次戰場,好生對後面的事情做一些佈置了。
“習家和向家不是一直想要為荊州出力麼,那習禎和向朗兩人看來也是頗有幾分成績了,如此就讓他們進入軍中為一主簿罷了。”
“蒯家的蒯祺最近似乎風頭很盛,武陵如今正在兵鋒之下,調蒯家的蒯祺入武陵郡為郡丞。”
“調撥糧草進入荊南,無比不能因為戰亂讓百姓有所損傷!”
荊州刺史府的命令不斷的傳了出來,而且每一條命令似乎都代表著什麼,似乎又讓人看不清楚。
而到鄧縣的劉封,同樣也接受到了劉表的命令。他並沒有如同劉封所願讓他進入戰場之中,反倒是讓他從南陽郡繞小路進入上庸之地,堂堂正正做他的上庸令!
收到命令的劉封也沒有猶豫,立刻開始調撥兵馬,找劉表再次索要糧草,然後從鄧縣出兵,繞南陽進攻上庸之地。
上庸此時尚且還不是那著名的上庸三郡,仍然還是上庸地。
他現在屬於漢中治下,劉封也是真的來到荊州之後才知道,當年太祖高皇帝當漢中王的時候和他那個便宜老爹當漢中王的時候,那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當年的漢中郡一共十二縣,地域遼闊,人口超過十萬戶!
這還不算山裡的黑戶和那些巴氐之人。
只不過後來隨著各種原因,不但人口縮水了一半之多,便是地域問題,都只剩下了九個縣。
等到歷史上他那個便宜老爹當漢中王的時候,那是個什麼玩意。
可就算是這個情況下,他在歷史上還能再給荊州分出上庸三郡來,這就很不要臉了。
上庸之地算是一處真正的險要了,其中他大部分都被山川包圍,易守難攻。
一共有三個正常的出入口,第一個就是從宛城可以直入上庸,攻打上庸城,但是這條路雖然並不算難走,可是他面對的卻是上庸城這個險要之地。
那地方三面環水不說,周圍還都有山川密林,稍微有點準備將前面堵上,這就是一場異常艱難的大戰。
而另外兩條路,其中一個是進入後漢中腹地,與漢中相連的木闌塞,這是連線張魯的地方。
而另一條則是與後世的魏興郡,也就是現在的西城相連,名叫安橋。
從這裡不但可以走西城,而且還能夠和荊南相連。
也就是說一個上庸地的邊緣連線著南陽郡,襄陽,荊南武陵,漢中腹地,還有益州有小路相連通著,足以看出這地方到底有多麼大。
而這,還只是漢中的一部分,之所以要這麼說。
就是因為現在不僅僅漢中的張魯和劉璋幹起來了,那上庸,西城,房陵三地及其周圍之地也和張魯幹起來了。
當地豪強申耽抓住機會佔據上庸之地,封鎖門戶,大有一種傲然獨立於世的感覺。
如今劉封想要進入上庸,他面對的並不是張魯,而是申耽。
但是,劉封可不會覺得申耽就那麼容易對付了,要知道他所在的上庸那可是夾在三個甚至是四個勢力中間的。
他不但堅持住了,歷史上他足足堅持了二十年之久。
足以證明這傢伙的本事,畢竟他所在的地方可不是偏遠之地,那是妥妥的要害之地,而且這傢伙的親弟弟還有點特殊的本領
面對這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