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零三章 針對異族的手法

塞外之戰已經過去了數年之久了,這些年幽並二州也陸陸續續的從鮮卑匈奴乃至烏桓人那裡得到了不少的好處。

當然作為代價,他們的日子也好過了不少。

天災之下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劉封的十年之約讓異族人趕上了一個尾巴,雖然失去了地盤,但是在休養生息的政策之下。

異族人也知道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實力。

經過這麼多年的折騰,這些人雖然半分感化,但是他們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路,環境是改變生活的唯一要訣。

比如他們對待奴隸的態度,就開始出現了變化,曾經他們對待奴隸就是暴虐和殘暴,非打即罵最後扔到鍋裡。

女隸的日子或許更加的難熬一些也好過一些。

總體來說,奴隸在他們的眼中算是一種另類的財富,不值得重視,也隨時可以拋棄。

他們曾經喜歡強壯且聽話的奴隸,因為那種奴隸能夠幫助他們上戰場,給他們扛兵器。

但是現在他們不同了,他們喜歡漢人奴隸,會想盡辦法弄到漢人奴隸,而且並不要求強壯,甚至不喜歡漢人的女子。

他們想要的是漢人之中的手藝人,哪怕是會耕種的,在他們眼中也是手藝人。

這是天與佛帶給他們的啟示。

苗圃與笮融可不是被扔到了塞外便沒有了用處,也不是隻會幹點挑撥離間的事情,更不是單純的為了給黃祖斂財。

他們倆個一個是曾經張魯麾下首席謀主,一個是陶恭祖麾下第一心腹,兩個人身上揹負著兩種信仰,他們的能力可不僅如此。

從最開始他們進入塞外之地就是劉封與郭圖的計劃之一,相比較於笮融,苗圃的計劃最為簡單。

他就是發展其所長,更名換姓之後,潛伏在素利與步度根身邊,藉助為他們處理的名頭,逐漸將他們的想法都改變。

比如,讓他們明白漢人的用處,改善漢人在塞外的生存環境。

然後,引入更多的漢人!

劉封的反其道而行之,他在想盡辦法更加穩妥的內遷,是因為越來越多的百姓會餓死在這中原大地上面。

那麼將這些本應該會餓死的百姓廉價購買,或者乾脆用更加強壯一些的胡人異族去換。

一比多的交換之下,當年有大量的中原百姓被甄姜送出來,然後直接運到了塞外之地,這後面的這條商路,走的乃是袁本初的手。

袁本初能夠在朔方五原等地立足,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劉封源源不斷的給他送出漢人而去。

這些漢人雖然貧弱,但是在苗圃還有袁本初兩個人的護持之下,快速的在塞外紮根。

這些人並不通什麼子經典籍,也不知道什麼文化傳輸,但是這群人有一個特點,他們有著世間最明白的道理。

吃飽飯不餓肚子活下去,才是這世間最大的事情!

而他們的第二個特點,雖然故土難離,但為了活命,哪怕離開了自己的家鄉,他們仍然會想盡辦法,用盡全身力氣去活命。

這些人都是普通的百姓,雖然裡面也不乏一些鐵匠木匠等技術人。

但你說要讓他們給這群異族帶來什麼更新換代那就真的扯淡了,找到合適的地方耕種,找到合適的木材建造更加禦寒的屋子。

讓他們去搶先一步修繕那些百年來已經破損的城池,讓塞外的諸多胡族適應進入城池之中生存和禦寒。

最後用農具代替手中的馬鞭,簡陋的弓箭讓他們試著去狩獵。

漢人百姓用自己的手藝換取活下來的方式,異族胡人用學習的方式換取生存的道路。

到了最後大家似乎是皆大歡喜,可這裡面卻是已經悄然發生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