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作事令可法,為世定此書”,這位丹經鼻祖魏真人,他

| 233

不敢亂著書,但是為什麼要寫這部丹經呢?是留給後世人修 道不要走錯了路,並不是為了自己出名而作的。魏伯陽真人 寫的這本書,真是了不起,要對他頂禮膜拜,這是前無古 人,後無來者的著作。後面雖說寫丹經道書的很多,並沒有 超出他的範圍。他這裡等於寫一篇自序,“素無前識資,因 師覺悟之”,他這部丹經告訴我們修長生不老之道,跳出物 質世界得長生之術,在他之前並沒有一個模子可作參考,沒 有前輩善知識的資料。他得了明師傳授,明師什麼人沒有 講,道家同佛家不同,因尊師而隱掉姓名,他得到明師的傳 授悟了道。“暗若褰帷帳,瞋目登高臺”,他說得了明師傳授 以後,皓就是白,像是張大眼睛站在高處,拉開那個窗簾 子,看到外面一片光明,都看清楚了。

“火記六百篇”,他這本書就叫火記,火龍真人所記的六 百篇。說是六百篇有問題,並沒有六百篇。“所趣等不殊”, 趣就是趣向,使我們都懂了修道之路,這個“趣”是相同 的,只有一個原理沒有兩樣。“文字鄭重說,世人不熟思”, 古今以來仙佛留下來的經典,修仙修道的法則都有了,只是 一般人讀書自作聰明,以為自己懂了,只是文字懂了而已, 沒有好好熟思。所以我們說讀道書佛經要萬讀不厭,據我的 經驗,每次讀每次理解不同。古人有一句話,“好書不厭百 回讀”,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的文章都是短命的文章,尤其報紙上的文章,五分 鍾壽命,看完就完了,且錯的東西很多。現在人讀書沒有好 好做到儒家所講“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博 學之”等於現在說蒐集資料,什麼都有了; “審問之”,要仔

細慎重研究;“慎思之”,還要很謹慎思考、研究;“明辨 之”,哪樣是對的,哪個是不對的,這是儒家做學問四大程 序,說得很清楚。據我發現,現在教育是普及了,但是學問 越來越沒有,乃至讀到研究所,腦袋都是空的。中國也好, 外國回來的也好,多數沒有用。我現在老了,也許我們這個 像海一樣的代溝太深了。

“尋度其源流,幽明本共居”,他說修道一定要把學理弄 清楚,才好下手做工夫。你要找尋它的源流,搞清楚幽明。 明就是光明,幽就是看不見,光明跟黑暗是同源的,陰陽同 插的。“竊為賢者談,曷敢輕為書”,他很謙虛,他說我寫這 一部著作,給賢者有道德有學問的高明之士看的,使他們懂 得修道。不敢說我著書是立言,不敢有這個意思。“若遂結 舌痏,絕道獲罪誅”,他說我假如把中國這個超凡入聖的道 法的法則不寫下來,如果從我手裡斷了是罪過的,上天也不 會答應不流傳下去。但是,“寫情著竹帛,又恐洩天符”,他 說我現在要把它寫出來,又怕漏天機。“猶豫增嘆息,俛仰 綴斯愚”,他說寫這部書的時候,把神仙丹訣、口訣留下來, 考慮了很久,很難過也嘆氣,寫也不對,不寫又不對;寫是 有罪,不寫也有罪,真是難辦。“俛仰”,仰頭看天,低頭想 想,怎麼辦?

“陶冶有法度,安能悉陳敷”,現在我勉強寫出來,這個 修煉,像陶冶陶器、冶煉金屬一樣,把修神仙原則說出來。 千古神仙,只能傳口訣,沒有辦法傳火候,所以魏真人說哪 裡能夠完全詳細寫出來! “略述其綱紀,枝條見扶疏”,把大 概原則、要點只能粗枝大葉地陳述,大家自己去仔細尋找,

口訣也都在裡頭了。古人著書不像現在,他把這個序言不著 痕跡,插在中間。

還丹法象章第十四

以金為提防,水入乃優遊。金數十有五,水數亦如之。、 臨爐定銖兩,五分水有餘。二者以為真,金重如本初。其土 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