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活剝。
“此事交由文丞相併戶部、工部、吏部落實。”葉應武淡淡說道,下面文天祥他們也急忙站出來領命。
頓了一下,葉應武的眉毛一挑:“民政已了,便是軍政。民政之事,在於為民造福祉,而軍政之事,在於鍛造可護國之強軍,在於重組收復燕雲、收復河西、收復西域之強師勁旅!”
蘇劉義當即帶著一眾武官出列,朗聲拱手:“大明將士,敢為陛下效死!”
——————————————————
大明鹹淳四年廿一日,南京大朝會。
會後朝廷頒佈旨意,民政、軍政同時著手,民政之重點在於發展,軍政之重點在於改革。民政包括的便是運河疏浚、直道修建和民眾的南北遷徙安置。而真正引人矚目的還是軍政的改革。
自大戰結束之後,大明諸軍,在關中有神策軍,在河洛有天武軍,在淮北有兩淮軍,在山東有鎮海軍,在膠州有神衛軍和膠州水師,在川蜀有天雄軍、大理軍和靜江軍,在襄樊有荊湖軍,在南洋有宣武軍、邕州軍和南洋水師,另外在兩淮還有兩淮水師,在荊湖有荊湖水師。除了這些主力戰軍和水師之外,還有各地的廂軍和鄉兵,軍號繁多不算,而且各軍當中因為幾次大戰下來,也是人數參差不齊,再加上各地廂軍徵發的壯丁,甚至就連相鄰州府的廂兵,雖是同級編制,人數卻可能差距千人。
如此亂象,也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從南宋末期就開始,前線各地屯駐大兵的編制,就已經將規整的軍隊編制等級人數變得混亂不堪,有的時候就連南宋朝廷自己都弄不清楚到底一處屯駐大軍到底有多少人。
只不過一場接一場的大戰下來,不但南宋朝廷,就連葉應武接手亂作一團的朝政之後,對此也甚是頭疼,不過北方蒙古一直在虎視眈眈,使得前線諸軍不得不厲兵秣馬、枕戈待旦,根本沒有功夫整頓軍制,所以也就這麼一直往下拖。
現在大明已經佔據上風,而且這一次大進軍當中體現出來的諸多弊端也讓葉應武意識到,仿照後世現代化軍制的改革可以刻不容緩。而且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各軍兵力不整、混亂的現狀。
按照頒佈天下的旨意,軍隊改革的核心,就在於編制的規範化和對於人數固定化。
前線主力戰軍,以天武軍為例,保留天武軍軍號不變,下面左右前後四個廂縮編成兩支隊伍,取軍旅之“軍”字,分別命名為第一軍和第二軍,每一軍統領人數兩萬人,統帥命名為“軍長”,而每一軍又下設兩支隊伍各一萬人,取“雄師”之“師”字,命名為第一師和第二師,統帥命名為“師長”。每一師下設兩支隊伍各五千人,取“勁旅”之“旅”字,命名為第一旅和第二旅,統帥命名為“旅長”。自旅長以降,還有兩千人之“指揮”、百人之“都”、十人之“十將”,全部沿用舊制。而原天武軍這等主力戰軍,人數都在五到六萬人,全部從後方廂軍、鄉兵並徵發之壯丁中補齊,另外除第一軍和第二軍之外的原中軍人馬,另外編制一個師,作為節制天武軍之“天武將軍”的親衛軍,負責保衛主力戰軍之統帥核心。
一個主力戰軍之統帥在“將軍”二字之前冠以軍號,表明身份,也使得將軍不再是一個籠統的代稱和虛銜。而都虞候原本就和低等級的虞侯名字上有衝突,重新命名為“督導”,同樣冠以軍號,如“天武督導”。其主要職責也從之前的指揮使副手,變成負責屬下軍隊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同時節制將軍之行為,和將軍互為敵體,大事臨頭同時決斷。
可以說這樣的改革方式一出,自然是引起一片譁然。因為這等於顛覆了人們平時對於主力戰軍、對於都指揮使、對於都虞候甚至對於屯駐大兵等延承唐制幾百年的職務和詞彙的認識,當即很多大儒和養老歸鄉的前朝將領,就紛紛以私人的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