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2部分

馬們大聲應命,然後將命令傳遞給下面的隊率、什長。

自從漢家發明了馬蹄鐵和馬鐙以及馬鞍,並將之大規模的裝備到漢軍騎兵之中後。

騎兵這一兵種就被重新定義!

騎兵的戰術,更是迎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馬邑之戰以前,全世界人的內心深處,騎兵最強的戰術,就是兩翼包抄。

這是數百年前,歐陸的第三次迦太基戰爭時期,由迦太基最偉大的軍事家漢尼拔將軍所創造的戰術。

迦太基騎兵在漢尼拔手中,屢次在羅馬的軍團方陣之前,使用兩翼包抄,將看似強大不可一世的羅馬軍團打的潰不成軍。

此後,這一戰術就成為了騎兵的象徵和代表。

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

騎兵在面對嚴正以待的敵軍步兵重兵叢集時,就以兩翼包抄戰術來襲破。

至於騎兵與騎兵之間的戰鬥,則要嘛是正面對沖,要嘛則是千里遠遁,明哲保身。

不是因為人們不想用騎兵進行更多活動,並賦予這一兵種更多工。

而是因為……

當時的騎兵,只能做到這些任務。

甚至,能夠完成以上任務的騎兵都是精銳,都是王牌!

大部分的雜牌騎兵,甚至連騎兵對沖戰術都不能掌握。

至於兩翼包抄這種需要緊密配合和默契的高階戰術,更是隻有極少數的騎兵部隊可以運用自如。

這有些類似在後世的燧發槍時代,能夠排著隊互相槍斃的,一定是精銳!

不是精銳,想玩排隊槍斃?

門都沒有!

排隊槍斃,不是排隊送死,也不是賭命。

不然,英國龍蝦兵也不會被傳的那麼神乎其神了。

不過,即使是在有了馬鐙和馬蹄鐵、馬鞍後,騎兵的戰術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

就以漢軍為例,馬邑之戰的時候,漢軍的騎兵叢集,特別是輕騎兵叢集,主要戰術依然是沿用的從匈奴人處學來的騎兵對沖和兩翼包抄戰術。

甚至就在當時的匈奴貴族眼裡,漢朝騎兵的戰術和陣型,就像一個在努力模仿大人模樣的小孩子。

若非有了胸甲騎兵和其他裝備優勢,馬邑之戰,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但到了高闕之戰時,漢軍的騎兵戰術就大大豐富起來了。

在戰爭成長起來的軍官和廣大參謀,為漢軍騎兵量身打造了多種戰術。

譬如義縱所部突破梓嶺,疾馳鴻鵠塞時,在半個月內,漢軍騎兵行軍一千里,平均每日行軍接近一百里,相當於後世的日行軍三十公里。

無疑,這體現了漢軍騎兵的遠距離作戰能力。

而郅都所部在河陰之戰時,更玩起了步騎協同這樣的高難度戰術。

等到燕薊之戰後,漢軍騎兵的戰術,就更加多樣化了。

野戰騎兵部隊,甚至基本都能做到協同陌刀兵和弓弩部隊作戰。

步騎之間的配合漸漸成熟。

義縱統帥的騎兵,多次在郡兵的弓弩火力配合下,完成了殲滅匈奴騎兵的任務。

時至今日,長城一帶,特別是各主力野戰兵團的騎兵,其步騎協同作戰能力,基本成熟,完全具備了與步兵協同作戰的能力。

但在安東地區,騎兵的發展,卻呈現了另外一種趨勢。

因為安東地區,漢軍獨大,沒有對手。

唯一能夠稍微對漢軍構成挑戰的鮮卑和烏恆兩部,也在漢軍強大的實力和漢家商人的糖衣炮彈之下,跪下來唱征服。

是以,安東的漢騎需要面對的環境,根本就不是如何協同龐大的步兵集團作戰。

而是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