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丞相。”
張良開門見山,直接問道:“魏王派你前來,是否跟戰事有關?”
馮敬道:“正是。暴秦是全天下公敵,魏國願與韓國攜手共抗暴秦。”
他看了屋內其他人。
張良屏退左右。
馮敬道:“秦軍從三川郡東邊南下,後方必定兵力空虛。我魏國打算派兵從青令關西攻秦軍,希望能跟南邊的齊、趙兩軍,南北夾擊秦軍。”
果然如此,張良道:“魏國此提議很好,我覺得可行。不過,若魏國肯讓齊、趙聯軍借道,從西橋關入魏地,再北上西出青令關,會更有成效。”
要是齊、趙聯軍這樣借道,離魏都大梁近在咫尺,滋事甚大,馮敬不好私自答應。
他說道:“張丞相此計甚妙,本使會盡快回大梁向魏王稟報,會盡力說服魏王。”
張良又再瞭解魏國情況,魏王已派人向楚國求援了。
有魏國相助,對韓國來說是大好事。
年約三十的馮敬,是魏王的重臣,張良希望跟馮敬建立私人交情,也希望跟魏國搞好關係。
他在正堂跟馮敬一同用膳,跟馮敬深入交流,表示韓國願意跟魏國攜手合作。
當天下午,張良派人火速告之李左車、曹參,回來新鄭商討大事。
第二天一早,馮敬啟程返回。
為了趕時間,他不是坐馬車,而是坐在馬背上趕路。
有了馬鐙後,又還有高橋馬鞍,騎馬不再是苦差事。
曹參和李左車接到張良通知後,馬不停蹄趕來,沿途在驛站換馬,在今天下午趕回新鄭。
丞相官署,書房,這裡大門緊閉。
屋內只有李左車、曹參、張良三人,誰也不會知道三人在裡面幹什麼。
曹參和李左車兩人,接到的通知是,有很重要又十萬火急之事。
回來後,房門緊閉,書房內沒有第四個人,兩人更覺事關重大。
張良問道:“秦軍南下,若是從魏國秦令關攻秦軍後方,兩位覺得如何?”
聽到這話,曹參有耳目一新之感。
他說道:“若能這樣做,我軍正面迎敵,壓力小很多。”
李左車卻不覺得意外,他早已預料到有這種可能性。
他說道:“子房,我認為,魏國不希望韓國被滅,有可能會襲擾秦軍後方,但未必會派重兵,改變不了戰局。只有重兵出擊,前後夾攻,才會有大作用。”
隨後,張良說出魏國使者前來相見一事。
再說道:“馮敬會全力說服魏王,此事應該問題不大。”
曹參和李左車都覺得,這法子很好。
目前,在新鄭城郊有趙軍四萬、齊軍五萬。
李左車道:“只有重兵壓境,才有大效果。新鄭尚有九萬兵馬,我建議全部派出。”
張良、曹參都沒意見。
確定要派兵後,還得確定統帥人選,決定由曹參領這九萬兵。
至於齊軍在京縣以南那十萬兵馬,決定由酈商統帥,派周昌接替在轘轅關酈商。
三人又再談及秦軍武器問題。
張良道:“秦軍能鑄造出鋼,用鋼打造各種兵器。我軍無論何種兵器,都不如秦軍鋼製武器鋒利耐用,兩位有何辦法?”
兩人沉思起來。
片刻後,李左車首先道:“若是騎兵,儘量不近身交戰,以騎射對騎射,我們也可製作甲衣給騎兵使用。若要阻擋秦騎兵衝鋒,唯有多配備弩兵。若被秦騎兵衝近,除了長矛外,還可打造大刀,用刀砍馬腿。若趙國工匠能造出鋼,那是最好,若短時間內造不出來來,也可用以前之法,用銅加錫鑄造大刀。”
以前秦軍的長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