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4部分

叢林的夜間常常是這樣。

可是今夜還是有點異樣。烏鴉在樹梢呱呱亂叫,蚊蚋嗡嗡哼哼,叫得特別歡,而喜歡在夜間發出動聽的嗚叫,尋求配偶的林蛙卻又默不作聲,螢火蟲來回飛躥,好像打著火把,探尋黑森林中的秘密。

鳥蟲的知覺是準確的,是不一樣。黑暗中這座山林已埋藏了一支滿是汗臭、餿味的軍隊。

第200師師長戴安瀾這時躺在一片亂石上。他的旁邊倚著石頭坐著的是師步兵指揮官鄭庭芨。遠點是他的衛兵,再遠點,附近山頭蟄伏著的,全是他的部下。

出國作戰的時候,第200師齊裝滿員,共有12000餘人。經過2個多月的艱苦征戰,浴血苦鬥已經有4000多弟兄躺倒在緬甸戰場。現在,剩下的數千人,全都集攏在師長四周。

黑暗中,戴安瀾和鄭庭芨在慢慢地啃著手裡的苞米。這是軍需官費了幹辛萬苦,悄悄地溜到百姓家裡,買來的。在緬甸打仗的頭幾個月倒是不錯的。軍需不用我們自己辦理,一切供應都由英軍包辦。不管打到哪裡,只要給英軍聯絡官開張清單,英國人就開著汽車把食品送來。

現在可好,打了敗仗,英國人先跑了,把中**隊撂在後邊,沒人管飯。撤退這半個月,全靠手中的一點緬幣,一足各向當地人買糧,和叫化子差不多。

軍需糧秣現在還不過分叫戴安瀾操心,軍需處還有些錢。最叫他心神不定的是,部隊預定明晨偷渡南渡河。這是撤退路上遇到的第一條大河。河寬1,000多米,既無橋,也無船。這兩天,戴安瀾命令全師隱蔽山中,編扎竹筏。現在一切齊備,只等明晨渡河。

按說有了竹筏,一條南渡河不在話下。可是,眼下孤軍奮戰,英軍已跑得無影無蹤,友鄰中國部隊情況不明。

杜聿明軍長給他最後一道電報,是十天前從曼德勒打來的。那時,第200師從同古退到緬甸中部的棠吉。軍長說,中英聯軍在緬甸戰場已開始總撤退,第200師應立即放棄棠吉,向密支那、八莫一線集結,然後奪路回國。

可是,當全師北撤至南倫時,得知臘戍已為日軍所陷,情況危急。此時,軍委會滇緬參謀團團長林蔚電令戴安瀾,率師改道東進,渡薩爾溫江,至景東一帶,與甘麗初第6軍會合,而後退向雲南西雙版納。

但是,他拒絕了林蔚的命令。

(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三章 死守同古

將軍是人,不是機器。

除了照著命令,看著地圖行事,有時也靠感情,靠良心打仗!他想:第200師是第5軍的主力,現在軍長正在危難之中,更需要兵合一股,將打一處,突出重圍。我怎能撇下長官,只顧自己逃命呢?

第200師,杜長官是第一任師長。他一手培養了這支隊伍,又是他把這個師親手交給我的。在這種時候,我把隊伍拉走了,還有良心嗎?再說,第6軍在東線不戰而退,倉皇逃命,現在把第2009幣開過去,等於給人家殿後擦屁股,我戴安瀾不幹!

北進,縱然是刀山火海也要北進!戴安瀾鐵了心。只是眼下遠離長官,孤軍作戰,情報不明。友軍在哪?敵軍在哪7…概茫然。明晨就要渡河,天曉得中**隊計劃是否暴露?沿途緬奸不斷搗亂,萬一走漏風聲,日軍或者在對岸伏擊,或者派炮艇在河中攔截,中**隊危矣!

戴安瀾左思右想,心煩意亂。

“口瓜、呱、呱……”

這時,一群烏鴉在頭頂盤旋,發出陣陣悽慘的哀鳴。

天下烏鴉一樣令人討厭。而今晚,在異國的荒郊僻嶺,深山老林之中,這叫聲尤其陰森、可怖、人,報喪似的。

戴安瀾心事重重,翻了個身,坐起來罵道:“唉,今晚老鴰嚎個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