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芯恐謝勾嬖誥藪蟮牟罹唷�
1995年,即譚邦傑從WWF爭得華南虎“緊急援助”的第10年,華南虎被列入《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林業行動計劃》優先行動計劃。《中國拯救華南虎行動計劃》到2000年才出臺。與這些計劃的姍姍步伐相比較,是華南虎消失的腳步,中國境內已看不到純正的野生華南虎了。
>> 譚邦傑在書房閱讀。翻拍/楊東曉
>> 譚邦傑手稿,《虎年談虎的保護》。翻拍/楊東曉
>> 圖表:虎之生死狀。圖/CFP
>> 1986年在美國明尼蘇達世界老虎會議上的譚邦傑,他手指的地方是中國華南地區。翻拍/楊東曉
>> 2010年6月10日,飼養員將東北虎虎崽抱出籠曬太陽。圖/CFP
華南虎的命運:終結與傳說(1)
本刊記者┃何書彬
上個世紀80年代前後,法條和政策上的保護並沒有改變華南虎的現實命運,它們不但沒有迎來生機,反而一步步走向了滅絕,最終成為了“像龍和鳳凰”一樣的傳說。
華南虎終於等來了“*”。
1973年5月,《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條例(草案)》公佈後,華南虎被定為國家第三類保護動物。在這個《條例》裡,華南虎擺脫了“害獸”身份,不再是過去林業部門“鼓勵獵民以根除四害的精神,大力捕殺”的物件。
但是《條例》並沒有完全禁止捕殺華南虎,而是規定可以“控制獵取”,“每年獵取多少,在保證資源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有計劃的安排。”
看起來,野生華南虎似乎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全民圍剿”的絕境中突圍了,但是接下來的現實卻是異常殘酷,在上個世紀80年代前後,法條和政策上的保護並沒有改變華南虎的現實命運,它們一步步走向了滅絕,最終成為了一種傳說。
■ 一線生機
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起,保護老虎這一帶有野性之美的物種,日漸成為一些國家和國際機構的熱門議題。
1962年,以《寂靜的春天》出版為標誌,現代環保運動首先在發達國家興起,在此之前,世界各國的公共政策中,都無“環保”這一款項。
世界各地不斷出現的工業汙染事件和野生動植物滅絕事件,促成了1972年第一次人類環境保護會議在斯德哥爾摩的召開。處於“*”期間的中國,在周恩來的支援下,派出代表團參加了這次會議。
中國代表們在這次會議上的感受主要是“震撼”——在此之前,中國人的腦子裡從來沒有“環保”這個概念。不僅僅如此,當時的中國人還認為,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才有的現象,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不可能破壞生態的。
從斯德哥爾摩歸國後,中國代表們在向各方彙報情況時,大多講的也都是他們如何在國際會議上“與發達國家進行鬥爭”,順帶提到了“環保”這個新型的概念。
儘管如此,生態環境保護還是在中國艱難地起步了。1973年,全國第一次環境保護會議在北京召開。而這個時候,華南虎已經瀕臨滅絕了。
也是在這一時期,印度等國家展開了規模浩大的“護虎行動”。
1972年,一項針對南亞和東南亞的老虎保護專案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響應下開始實施,時任印度總理的甘地夫人最先接受了這項計劃,並在24小時內建立了一個直接向她彙報的老虎保護專責小組。
接下來,在甘地夫人的倡導下,印度的老虎保護區數量和麵積都不斷增加;同時,甘地夫人對各邦政府施加了強大壓力,以保證法律的實施,這些做法使得印度的老虎數量逐漸回升。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