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下馬,邊走邊將馬鞭丟給親衛,見和託迎上來,立馬問道:“重甲騎兵準備好了麼?”“貝勒放心,已經在輔兵的幫助下全部裝備齊全,隨時可以發動衝擊!”
博洛滿意的點點頭,“很好,讓他們做好準備,等輕騎兵擾亂了明軍陣型,本帥要讓他們不顧一切,將明軍衝亂!”
“喳,貝勒爺放心,明軍沒有重甲步兵,輕步兵跟本擋不住衝擊!”
清軍陣中,鼓聲和號角響成一片,嘹亮的號角聲沖天而起,激盪的戰鼓擂得震天響,讓八旗兵個個血氣上湧,就連胯下戰馬,也騷動起來,不住地划著蹄子!
這時王彥也回到了明軍之中,與博洛不同,他並沒有在陣前奔走急呼。此時前面的步兵,正忙著設定據馬,木樁,等等障礙,而明軍以步對騎,須要的不是熱血下的衝動,而是在緊張下的冷靜。
試想一下,如果士卒過於激動,而忘記了本身的位置和職責,對於配合嚴密的步軍陣型,將沒有一點好處。
王彥觀察敵陣之後,見觀察了明軍陣形的博洛,依然沒有改變清兵的陣型,顯然依舊準備用騎兵進攻,王彥雖然不理解他的行為,但還是下令道;“傳本督將令,清兵十有**,要突襲薄弱的左右兩翼,意圖亂我大陣,命各軍準備迎敵!”
此時清軍的戰鼓慢慢急促起來,這是進攻的訊號,從清兵陣中,突然爆發出排山倒海般的呼聲,隨著呼聲的響起,佈於軍前的八旗騎兵緩緩離開本陣,呼喊著滿、蒙、漢,各族的語言,嚮明軍大陣逼來。
明軍將士見此,卻穩如泰山,在可怕的安靜之中,明軍各部將領們,冷靜地盯著襲來的敵騎,拔出佩刀,高舉過頭頂,等待清兵進入射程,士卒們則握緊了長矛和盾牌,後排的步弓手將箭壺裡的羽箭插在地上,方便射完後立馬取箭,他們一手操著弓,另一支手已經捏住了插在地上的箭桿,鳥統手則把火石拿出,準備給點燃火繩。
在騎兵方面,滿清的優勢比大明確實要厲害很多,就眼前的八旗兵,就比王彥的督標精銳許多。
戰場狹窄,太多騎兵一齊殺入,反而會喪失迂迴空間,清兵大陣中,有巴顏領的鑲黃一部,有孟喬芳的鑲紅一部,有韓大勳的鑲白,此外還滿蒙各部八旗,合計四萬多人,像是在進行八旗的展覽。
此時首先衝出的是,漢軍鑲紅旗四千騎兵,他們在接近明軍兩裡之時,開始提速,口中的號子聲不曾間斷,分為左右兩路殺奔過來,果然如同王彥所說的那般,這是衝著左右兩翼而來。“放炮!”“搭箭!”“點火!”此起彼伏的命令在明軍陣中響起,士兵們幾乎都在同一時間迅速將箭搭在弓弦上,而前面的佛朗機則開始一輪炮擊。
佛郎機小炮,有四個子統,也就是能快速發射四炮,四個子統,分別裝著實心彈和散彈,射程從遠到近,分別打在不同的距離上。
蹄聲轟隆而至,地皮似乎也被踐踏得顫抖起來,明軍大陣仍舊如恆古不移的磐石一般,巍然不動。
陣前百門小佛郎機,發出一聲聲“噴~”的聲音,不如紅夷大炮那樣震耳欲聾,卻也硝煙瀰漫,幾萬明軍目睹著殺來的清兵被砸下戰馬,卻靜得出奇。“敵近三百步,炮隊撤,步弓手開弓,鳥統手準備~”各級軍官扯起嗓子嚎出口令。數千明軍弓手,動作整齊劃一,每一張弓都被扯得渾圓,弓箭手們有意將箭頭抬高,這是要透過拋射的手段,增加射程,而且可以與鳥統手配合,鳥統打正面,而弓箭則吊殺後面的騎兵,形成火力交織。
這種戰術,對付輕裝上陣的輕騎兵,是相當有效的。此時清軍騎兵,也開始在馬上彎弓搭箭,他們是輕騎兵,自然不能承擔衝陣的責任,而是要透過騎射,來擾亂明軍陣形。
(感謝滋野三郎末裔的贈送,今天有點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