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將們就鬆了可氣,可是這戰場上斗的就是氣焰和必勝的信心,清將自覺就矮了一頭,這仗打的便沒意思了。
另一邊,青戈江西岸。
五忠軍各部,按著營號迅速擺好陣行。
王彥騎在馬上,來到西岸的一個小高坡,催馬蹬頂,然後手搭著涼棚觀看,見清兵在東岸築了許多簡單的土壘和矮牆,配備了大批的火器,顯然有所準備。
清軍將步兵佈置在中軍,兩側各放了三千藍甲騎兵,這是清兵萬年不便的戰術,只要是平地,就他孃的有馬,而且是很多馬。
一旁的高一功也將注意力放在了兩側騎兵上,他抬起馬鞭,指了指左右兩側,對王彥說道:“殿下,中間清軍佈置了大量火器和弓弩,正面強攻,損失必然巨大,但兩側又有騎兵,大軍若是從兩邊蹬岸,立足不穩,未成陣行,便會遭到騎兵突襲,也難以成功。”
王彥自然也看出來,他當即一揮馬鞭,對眾人道:“走!回大陣,棋牌官傳令各營主將,來本藩軍前商議。”
不一會兒,王彥回到大纛旗下,幾名隨軍參議,正在搭設沙盤。
片刻後,沙盤做好,各營主將也圍成了一個圈。
眾人看了看清兵的佈置,陳邦彥便說道:“殿下,清兵在正面下了功夫,我們沒有硬撞的道理。我建議還是從兩側進行迂迴。”
高一功道:“側面有騎兵,士卒上岸後陣型散亂,被騎兵一衝,還不立刻垮掉!”
劉順道:“狹路相逢勇者勝,殿下讓某忠武鎮打頭陣,保證突破正面。”
王彥搖了搖頭,這時陸士逵又抱拳道:“殿下,要不讓我鐵人軍衝正面。”
王彥一陣沉吟,最後還是否決,他沉思道:“清軍正面築了土壘和矮牆,鐵人軍難以翻越,行動不便,且清軍火炮也都在正面,鐵人軍行動遲緩,每挨一炮,損失都十分巨大。正面要攻,也是輕兵急突。”
眾將聽了點了點頭,大都贊同王彥的分析。
這時陳邦彥眼珠一轉,再次行禮獻策道:“殿下,大軍想從兩側上岸,關鍵是能否在攤頭穩住陣型。或許可以派鐵人軍從側面登岸,只要他們能站穩腳跟,後面便能不斷的將其他人馬送上岸。”
這個想法與王彥所想的差不多,他當即問道:“你們以為如何?”
眾人看了看沙盤,從側面登岸最重要的是能否經受的起清軍騎兵一衝,如果可以承受,並且穩住了陣腳,那就完全可以一試。
縱觀五忠軍各部,誰能承受得起騎兵的衝擊,怕是隻有鐵人軍了。
“我等沒有異議!”一眾將校、幕僚紛紛行禮。
王彥見此,遂即揮手下令道:“既然如此,就由忠武鎮突襲正面,吸引清軍防守,鐵人軍從左側登岸,穩住攤頭,然後步軍、騎軍登岸,側擊清軍步軍,協助忠武鎮突破正面,擊敗清軍。”
眾將連忙領命,王彥於是揮手讓他們前去準備。
戰場上的箭矢、炮彈不長眼,劉順在去歲攻打福建時,被王彥訓斥教育過,讓他做個鎮守一方的大將,不要在衝鋒陷陣。
他把這話兒記住了,雖心癢難耐,但他知道王彥看著他,所以不敢親自上陣。
這時他正在屬下面前進行佈置,“清軍正面防守嚴密,強弓勁弩重多。上了岸,你們給老子舉盾就跑,跑的越快,就能少吃一輪箭。當然,誰也別給老子把陣行跑亂了,你他孃的一個人衝上去短兵相接,不是尋死麼?所以一定要依靠袍澤弟兄。最後,你們都得給本鎮長長臉,其他四鎮都封公爵了,老子還是個侯爺,你讓老子臉往哪兒擱。”
第711章突破阻擊中
劉順正吩咐訓斥著,中軍大陣中忽聞戰鼓大作。
在巨大的望車後面,近百赤著上身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