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基本上也不會剩下什麼。
而那些本就勉強度日的子民,遭受流民的劫掠之後,也就成了流民。
久而久之,流民的隊伍人數就會越來越多。
當流民的人數成規模之時,就會產生譁變,出現叛軍。
一旦出現這種苗頭,很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只要給口飯吃就會成為悍不畏死的死士。
他們只是為了活著,又有什麼錯呢?
而當軍隊面對流民之時,就會讓他們無法如同面對敵人一般戰鬥,畢竟那些流民也是王朝的子民。
而這種情況,也是那些有心之人願意看到的。
而慶言擔心的,就是庭前燕會在這種事情上大做文章,一旦讓庭前燕藉機籠絡大批流民,再加上庭前燕蓄謀多年,自己這次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庭前燕之人自不會浪費一個這個機會。
所以,這時候要做的就比拼時間。
到底是庭前燕收攏流民的速度快,還是大齊賑災做的及時!
慶言之所以覺得庭前燕會從大齊下手,而非大吳。
只因為大吳位於南方,寒冬對於大吳的影響都會小上許多。
如果大吳賑濟災民做的及時,或許都不會聚攏流民。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大吳治國之道,相比較大齊要完善的多,底層的胥吏在慶言的提醒下,銘獻帝已經有所察覺,想來已經在剷除那些害蟲了。
再加上週氏被清算,朝中官員也被清理了一批,那些想發國難財的官員,也該掂量掂量了。
而大齊的情況,慶言比誰都瞭解。
他就是從底層士卒摸爬滾打上來的,接收了原主的記憶後。
原主當捕快期間同僚做的以權謀私、敲詐勒索商戶之事,都早已司空見慣。
連大齊京都都是這樣,更何況是其他郡縣?
如此一來,大齊貌似是庭前燕的唯一選擇。
而現在的慶言人在大吳,也回不了大齊,再加上人微言輕,自己就算在大齊也做不了什麼。
這時候,就只能把這希望寄託在懷真帝身上,他能夠敏銳的察覺到危機的出現。
在事態惡化之前,把流民的問題控制在可控的範圍內,再結合自己提的那些意見。
這種情況下。
或許可以度過眼前的危機。
如果這件事情一旦沒處理好,大齊很有可能走上滅亡的道路。
而現在能做的,就是查出潞州郡和北漠郡的端倪。
如果庭前燕的大批叛軍的確藏在兩郡的話,便可以讓大吳一同出兵攻打這些叛軍。
如果這些兵真的是在銘獻帝眼皮子底下發展起來的,那他應該思考一下,庭前燕未來會不會故技重施,到時候屠刀可能就是落在大吳的頭上了。
:()錦衣衛:本想擺爛被迫成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