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大典》。
不是原版。
是從宮中借閱的手抄本。
說起來。
這玩意兒還是嘉靖年間,還在翰林院當差的張居正和一群同僚,奉嘉靖皇帝之命親筆抄寫的。
這可是大明的寶貝呀!
好說歹說。
沈烈才說服了萬歲爺,讓他借出來查閱幾天,用長滿老繭的手指,輕撫著那古樸典雅的文字。
沈烈再次陷入了迷思。
他為何要借閱永樂大典吶,因為與所有的穿越眾一般,長久以來,沈烈心中有一個始終無法釋懷,也無法理解的疑惑。
為什麼。
工業革命沒有爆發在技術十分發達的大明?
又為什麼。
以珍妮紡紗機的誕生為標誌,工業革命爆發在鳥不拉屎的英倫三島,不論怎麼想……
這都是毫無道理的事!
這件違背常理的事情,也是歷史上的難解之謎,而一臉茫然的沈烈卻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將這個問題搞清楚。
或許。
答案便在這《永樂大典》之中。
翻開了那泛黃的書頁,沈烈再一次陷入了思索。
他常聽人說起,關於西洋人的偽史,傳說歐洲人宣揚的文藝復興,其實本沒有這回事。
爆發於歐洲的工業革命,憑空變出來的各種技術,便是那些西洋傳教士從《永樂大典》裡偷學的。
而沈烈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年月裡,確實有幾百個西洋傳教士在大明各地傳教,有些還在當地建立了教堂。
可是。
這說不通呀!
既然歐洲人靠著偷學大明的技術,完成了工業革命。
那麼問題來了。
這結論根本站不住腳。
還是那句話。
說一千,道一萬。
工業革命為何沒有爆發在大明?
一頁頁。
翻看著這《永樂大典》的手抄本。
沈烈不由得沉迷其中,為這曠世鉅作中記載的種種技術而沉迷,或許只有身處於這個時代。
才能明白這個年月的大明,手工業技術的是如此的發達。
以至於……
很多奇思妙想與精湛的技藝傳承。
讓沈烈也歎為觀止。
可越是如此,沈烈便越發迷茫了,口中便再次喃喃自語了起來:“工業革命為何沒有爆發在大明吶?”
不應該呀。
怎麼想也想不通。
沈烈便放下了書卷,起身走到了窗邊,推開了窗戶,看著天地間白茫茫一片,那鵝毛大雪紛紛揚揚的落下。
被冷風一吹。
沈烈打了個寒噤,隱隱約約的好似抓到了什麼靈感,便伸出手,接住了一片雪花。
看著那雪花在手中融化。
而腦海中。
似乎一道靈光劃過。
沈烈忽然想通了什麼,他忽然想到,傳說中,發明了珍妮紡紗機的哈格里夫斯,他是一個……
普普通通的織布工人。
而沈烈忽然又想到了,發明了蒸汽機的瓦特,出身於一個造船工匠家庭,而瓦特本人則是一個儀表修理廠的學徒。
發明了炸藥的諾貝爾。
他卻……
只是美國艾利遜工廠裡的一個實習生。
而這些人無一例外,文化程度都不高,大多沒有接受過正統的教會教育,而純粹是……
“熟練工匠!”
如果說一兩個還是巧合,可這些推動了西方工業革命的標誌性人物,個個都是熟練工匠。
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