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卻派人過來,要陳文此刻便去見他。
懷揣著疑惑,陳文便和那小吏去尋王江,只是進了屋子,卻發現還有其他人在。
“葉副將?”
見陳文進來,那群人自為首的葉世榮以下竟率先向陳文這個至今還只是個掛有即將軍銜的守備行禮,這讓陳文突然有種不自然的感覺。
匆匆的回過禮,陳文便在王江的解釋下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只是當聽到毛明山竟然離開了天台山的時候,還是驚了他一個目瞪口呆。
“毛帥什麼時候離開的?”
聽到陳文的問話,那葉世榮立刻上前一步,對陳文說道:“回稟陳將軍,應該是前天晚上,毛帥的親兵昨天一早去送早飯時毛帥便不在了,只留下這封書信。”
說著,葉世榮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一眼看去,但見信封並沒有封上,只是不知道這是先前就如此的,還是後來被人拆開的。
接過書信的剎那,陳文打眼掃了一下在場的幾個人,葉世榮和後營的那個幾個軍官看陳文的目光頗有些畏懼,而王江卻在嘆息,感覺上應該是已經看過了這封書信。
抽出信瓤,熟悉的字型立刻浮現在了陳文的眼前。
“陳兄親啟,見信如晤……”
毛明山乃是武夫出身,寫字也是當上了大帥之後才開始學的,所以用詞造句上頗有些直白,不似這個時代的文人那般引經據典。只是那剛勁的筆觸,還是讓陳文一眼認出了他的字型。
一字一句看過,書信的內容並不複雜,毛明山從回顧他與陳文的交往開始,到他此行的目的和必要性,最後將後營的將士全部託付給陳文,希望陳文能夠像對待南塘營的本部那樣將這些將士帶好。
陳文很清楚,王翊對毛明山有簡拔之恩,這是這個忠直的武將所肯定會去試圖報答的。前日陳文和毛明山的言語衝突後,他便打算過幾日待毛明山的火氣消了再行勸說,甚至連藉口他都已經想好了。王翊他已經無能為力了,可是王翊的女兒還在大蘭山老營接受著保護,保護她的平安,進而完成王翊的女兒和黃宗羲之子的因緣,這也是一種報恩的途徑嘛。
只不過,陳文卻萬萬沒有想到的,言辭衝突的當天夜裡,毛明山就離開了天台山,甚至可以說很可能他從老營的臨時營地離開後,回到了後營的營盤便開始收拾細軟,想來在那一路上他已經想好了如何行事。
只是營救王翊,談何容易?
從歷史的記載中,陳文相信王翊是不可能投降滿清的,而此時還沒有他的死訊,那麼王翊的結局很可能會如歷史上那般。這是陳文所不願看到的,可是對此他也無能為力,至少陳文不認為他能夠在數萬清軍雲集的定海將王翊從刑場上救下,如果他真有如此大的能為,也不會出現王翊被俘的事情吧。
所以陳文覺得他現在能做的就是想方設法的完成王翊收復失地的志向,以及護衛百姓的遺願,這才是他此間需要去做,也只能去做的事情。
可是在毛明山的眼中卻並非如此,無論情勢如何發展,王翊對他的恩德是他始終銘記在心的,此間王翊被俘,那麼他就必須竭盡全力的將王翊救出來。若是事有不待,他也會將王翊的遺體帶回來,安葬在王翊所護衛過的這片土地之上,這才是對王翊最大的告慰。
字裡行間,充斥著士為知己者死的悲壯情懷,毛明山對於營救王翊一事的使命感使得陳文始終處於極端的壓抑之中,尤其是到了將部下交託給他的那一段,陳文只覺得幾乎要窒息了一般。
毛明山的那份必死之心,徹底將陳文為不去營救王翊而編織的藉口擊打得碎裂開來,而這些碎片在落下的剎那,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一道道的傷口。這些傷口或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結痂、脫落、直至癒合,但是疤痕卻會永遠的留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