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的那般垂死掙扎,在這股子力量面前,吳三桂也就顯得有些不自量力了。
渭水一戰過後,勝利者和旁觀者都在跟隨著各自的節奏為最終的大決戰而做著準備,而在舞臺的邊緣,失敗者同樣不甘心就這麼遠離舞臺的中心,總要最後再搏上一搏。
渭水之戰的數月後,吳三桂的殘兵敗將早已退入到甘肅。一場慘敗下來,步兵基本上丟了個乾淨,麾下的騎兵能夠擺脫新軍騎兵追擊,但也在不斷的向西的過程中星散,其中很有一批分散到沿途的山區佔山為王,若非是楊從延安府帶來的那支潰兵作為補充,吳三桂恐怕連轉進甘肅,繼而在那裡站穩腳跟也是不可想象的了。
新軍撤離,留下的八旗軍和綠營兵還在穩步的收復那些一度被吳三桂佔據的府縣,對於吳三桂的潰兵的追擊不是很緊迫。但是隨著生存空間的不斷縮小,窒息感卻以著更加難以反轉的勢頭將吳三桂扼殺。
清軍在陝西的兵力不足,擴編速度也很慢,吳三桂很清楚這是因為清廷的財政困難所致。但是陝西的清軍再少,也比他的那些殘兵敗將要多少許多,更別說是雙方的軍需儲備相差甚遠,士氣上更是無法比擬了。
吳三桂沒有獨自殺回陝西的能力,由於劉文秀始終沒有音訊,吳三桂對於永曆朝廷的狀況也是一無所知,約期再戰陝西也就不作考慮了。既然如此,留給吳三桂的路也就只剩下一條了,僅此而已。
“岳父大人,這樣是不是,是不是……”
一場慘敗下來,吳三桂麾下的親信大將多有被清軍殺死的,現在還跟在他身邊的無非是楊和郭壯圖二人而已。吳三桂分析形勢,定下行止,平日裡負責處置內政的郭壯圖對此卻很不放心,甚至可以說是憂心忡忡。
“賢婿,以著咱們現在的處境,無非是任人宰割而已。虜廷勝了,咱們死無葬身之地,陳文勝了,咱們倒向今上,想搶在他前面奪取滅清大功的事情也絕不會落得了好。為今之計,還是要設法增強實力,此番走這一遭,即便是求不來援兵,求些糧草也是好的,總好過在此不死不活下去吧。”
起兵反清,更是屠了滿城,吳三桂已然上了清廷的黑名單;劉文秀約期不至,永曆朝廷是不是從一開始就抱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思也實在不好說;而陳文那邊,吳三桂起兵時為了討好永曆朝廷,不光沒有與陳文聯絡過,就連檄文中也沒有提及陳文半個字,更是不敢報任何希望。
天下之大,如今已無這支關寧軍殘部的容身之所,吳三桂在甘州、肅州一帶站穩腳跟之後,便將內政、軍務分別託付給了郭壯圖和楊,帶著親兵和一支數百人的騎兵一路向西,求取援助。
甘肅以西,無非是北疆的準格爾部、南疆的葉爾羌汗國以及佔據青海、西藏的和碩特汗國這三支比較強大的勢力。
吳三桂從商人口中得知,和碩特汗國當年就是被準格爾部逼得南下青海的,衛拉特蒙古的另外兩個重要部落土爾扈特和杜爾伯特亦是被準格爾部逼走。而最近的幾年,隨著雄主巴圖爾琿臺吉去世,準格爾內部雖然在兄弟鬩牆,但是在具有崇高威望的活佛咱雅班第達的斡旋之下,全面的內戰沒有爆發,繼承汗位的僧格琿臺吉也擁有不小的優勢,反倒是比這些年已然被黑山派和白山派這兩個伊斯蘭教教派折騰得國勢大衰的葉爾羌汗國要強上許多。
目標定下,吳三桂啟程西行,恰恰也正是因為漢地西北的大亂,準格爾部的僧格琿臺吉巡視汗國東南,與吳三桂碰上一個照面。只不過,吳三桂抵達當日,僧格還在與當地的部落長老會面,吳三桂見到的準格爾部的第一個頭面人物卻是僧格的六弟噶爾丹臺吉。
“噶爾丹臺吉,孤身為大明濟王,此番前來向貴部借兵也是奉了大明天子的聖旨。如今之天下,清已是日薄西山,奈何主弱臣強之勢已成。若貴部肯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