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年代末,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商品房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鋼筋的用量與日俱增,市場上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態勢。蔣天成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商機,他站在街頭,望著一棟棟正在建設的商品房,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蔣天成回到鐵匠鋪,再次陷入沉思。他深知,開鋼材廠並非易事,但這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挑戰。他開始仔細規劃,從資金籌備到場地選址,從裝置採購到人員招聘,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心謀劃。
他跟師傅王大海商量過後,師傅王大海對這種新型產業還是有點擔憂的,畢竟他只是一個打鐵的,但經過前幾年獨輪車和雙人斗車的事後,王大海相信這個徒弟,他毅然決然的支援蔣天成的做法。
蔣天成又找來妻子王冬梅,與她商量自己的計劃。王冬梅雖然擔心風險,但也看到了其中的潛力。蔣天成決定放手一搏,他四處奔波,籌集資金,尋找合適的場地。
在這個過程中,蔣天成遇到了無數的困難和阻礙。資金緊張、場地難尋、技術難題等等,但他沒有絲毫退縮。他憑藉著自己的毅力和智慧,一步步克服困難。
終於,鋼材廠的籌備工作逐漸走上正軌。蔣天成看著即將建成的廠房,心中充滿了期待。他知道,這將是他事業的新,也是他帶領家人走向更好生活的希望。
隨著鋼材廠的籌備工作順利完成,廠房拔地而起,機器轟鳴聲響起,蔣天成的鋼材廠正式步入正軌。
此時的蔣天成,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他深知,這個鋼材廠不僅承載著自己的夢想,也將為家人和朋友們帶來新的希望。
想到張秀英母女還在為工作四處奔波,蔣天成決定伸出援手。他找到張秀英和她的母親,誠懇地說道:“秀英,阿姨,我的鋼材廠現在剛起步,正需要人手。你們要是願意,可以來廠裡幫忙。”張秀英母女一聽,眼中頓時綻放出希望的光芒。她們感激地看著蔣天成,連連點頭。
張秀英和母親來到鋼材廠後,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張秀英因為上個初中有文化,蔣天成安排她負責辦公室的一些事務,她認真細緻,將各項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張母則在車間搞衛生,雖然年紀大了,但她勤勞肯幹,絲毫不輸年輕人。車間的每個角落都被她打掃得乾乾淨淨。
在鋼材廠的工作讓張秀英母女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她們不再為失業而焦慮,而是充滿幹勁地為未來努力拼搏。而蔣天成看著她們認真工作的樣子,心中也倍感欣慰。他知道,自己的一個決定,不僅幫助了家人,也為鋼材廠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冬梅也為丈夫蔣天成感到驕傲,他不僅靠自己的智慧養活了一家人,還幫助了親戚解決了就業問題。
文光明也很感激哥哥蔣天成,幫妻子和丈母孃解決了工作問題。
以前的文光明總是嫌棄哥哥蔣天成是個小學文化,而且只會打鐵,沒想到哥哥能夠開鋼材廠,他對哥哥也刮目相看了。
:()鐵匠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