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二人相繼敬酒,這等榮耀,著實令冀州軍中的眾將眼紅。
當然了,對於廖立。馬聃與吳興也並沒有什麼不平衡的想法,畢竟廖立能拿首功那是人家本事。一心三用同時壓制住來自三方的太平軍敵兵,這份指揮上的才能,就連馬聃也難以匹敵,也就沒什麼立場去眼紅了。充其量也只能憋著勁,在下一次戰役中奪取最大的功勳罷了。
“難吶!”馬聃長長嘆了口氣。
一月之前,在廣陵戰役後。冀州兵進行了戰後整編,謝安一口氣將偏師的名額從兩支提升到了三支,簡單地說,就是把廖立給扶正了,讓這位周軍猛將坐穩了偏師主帥的位置。
除主力師依然由謝安本人親自率領外。費國、馬聃、廖立三人麾下軍隊分別為命名為一軍、二軍與三軍。這三支冀州軍的偏師軍隊,在人員調動上有較大的改動。
首先是費國的一軍,因為費國本人乃冀州軍第一猛將,因此第一軍團極受謝安看重,分派騎兵四千、步兵一萬六,合計兩萬軍隊。因為是需要趕赴最險峻戰場的軍隊,因此謝安還將主力師中擅長防守的大將張棟調到費國麾下,這使得一軍在非但殺傷力絲毫不減,在防守上的力度也是大大增強。
其次馬聃的二軍,因為軍團長馬聃的用兵使然,二軍被謝安視為奇襲的軍隊,分派騎兵一萬,又將蘇信、李景兩位騎軍驍將調到馬聃麾下,使得二軍更加靈活,更加具有機動性。
最後便是廖立新組的三軍,軍團長自然便是廖立,分派騎兵三千,步兵七千,共計一萬。而副將則由周將成央擔任,值得提的是,謝安的小舅子枯羊與他原本麾下牛渚軍將士,也一併被劃入三軍。這種分配的方式,讓馬聃的二軍原本在指揮上極為靈活的優勢徹底蕩然無存,畢竟廖立、成央、枯羊,皆是擅長指揮的將軍。
總的來說,馬聃的二軍也只有在機動力上佔據些優勢了,畢竟他麾下的皆是騎兵。
至於謝安的主力軍,則由唐皓升任副帥,在謝安未露面的時候指揮兵馬,佐以王淮、典英、鄂奕等將領。說句實話,若是撇開東嶺眾與金陵眾,再撇開李賢、長孫湘雨與劉晴等幾位軍師,謝安的主力軍對上一軍、二軍、三軍實際上並不佔優勢,而這也是謝安所希望看到的。畢竟四面開花,總比單強於其中一支要好,在特殊的情況下,偏師亦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就好比在廣陵之戰,說得好聽些,謝安的主力軍當時算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正是因為謝安所率的主力軍從西城門攻入了廣陵,這才使得城內的太平軍徹底失去了鬥志,望風而降;而說得難聽點,謝安的主力軍當時所起到的作用,純粹就是打掃戰場的收尾工作,畢竟最艱難的戰鬥,已經由廖立、馬聃、費國三人分批給打完了。
當然了,如果單單如此,馬聃或許還不至於這般戰意濃濃。
事實上,從冀州軍整頓完畢開始,費國、馬聃、廖立三將便開始了暗地裡的競爭,畢竟軍中傳出了一個叫眾將目瞪口呆之餘極為眼紅的小道訊息。
那就是,當擊潰北方霸主燕王李茂之後,謝安準備從軍中戰功卓著的將領中選擇一位。推薦為朝廷,升任大將軍之職。
大將軍啊,那就是軍方的最高職位,原先費國、馬聃等人說實話對這個職位也算是已經死心了,畢竟有梁丘舞在,諒他們也沒有膽子與能力與那位主母爭搶。但是後來聽說身為冀京四鎮之一的梁丘舞按照大周朝廷的祖制並不能兼任大將軍之一職,東軍上將軍已經是她的極限,這不,費國、馬聃二人的心頓時就變得活絡起來,就連廖立似乎也瞄中了這個軍方至上的職位。
如此,也難怪馬聃與他所掌的二軍戰意濃濃,竟在短短一月左右便從江南廣陵來到了冀州安平國,以至於當正準備攻城的燕王李茂在瞧見那面碩大的“馬”字旗號時,驚得不由雙目瞪大。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