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章 人向高處走,水向低處流

茸、茯苓、桑黃、牛樟芝……”

隨著李剛一個個說出這些名字,王秋雨和趙娟娟愣在那裡,她們只聽說過蘑菇這種東西,但從沒想過會有這麼多種類。

尤其是李剛脫口而出的樣子,讓她們不得不懷疑他說的是真話。

如果屬實,這可是一項偉大的成就,不僅拯救了眾多百姓的生活,更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尤其在寒冷的北方城市,冬天的蔬菜品種極為有限,要是能隨時吃到新鮮的蘑菇,將極大緩解飲食單調的問題。

看著兩人的震驚表情,李剛拍拍手,故作深沉:

“不是我不仗義,為了你,我把壓箱底的秘密都告訴你了。”

“我就教你玉米芯蘑菇的種植方法,小虎能否成功,就得看他是否有這個造化了。”

事實上,李剛根本不懂種蘑菇的技術,只是前世見過村裡人用玉米芯培養蘑菇,他那時幫忙學來的,今天剛好派上用場。

“好兄弟,有你這樣的朋友太夠意思了,這事兒成了,我讓小虎給你當……妹夫。”

趙娟娟非常高興,一時激動差點說漏嘴,讓小虎認李剛為乾兒子。

還好她很快反應過來。

李剛聞言,翻了個白眼:

“我覺得還是叫我李剛比較好聽。”

“噗嗤!”

王秋雨忍不住笑了,笑容燦爛。

沒想到李剛還有這樣的技能,竟然懂蘑菇的培養方法,她看李剛的眼神充滿讚歎。

“好了,小綿羊,別再戲弄趙妹妹了,趕緊把方法告訴人家。”

李剛翻了個白眼。

這個女人真不該寵她,不知道這是咱家的大事,居然不阻攔還幫外人。

她的價值觀有點偏了,晚上得好好教育一下。

三人走進書房,李剛

他在空白頁上端正地寫下了幾個大字:小麥秸稈種香菇秘方

接下來,他列出了詳盡的種植指南:

第一階段是準備基質材料,混合物應由小麥秸稈屑佔80%,麩皮佔18%,石膏與白糖各自貢獻1%的比例

還需要新增0.3%的磷酸二氫鉀,以及130%的水分。按照配比精確測量各成分的重量,將它們在預先準備的場地上徹底拌勻,堆放兩小時後再進行檢查。確保混合物料中的水分含量維持在65%左右——即用手緊捏時,手指間的水漬雖凝聚卻不滴落。完成這一步驟後,需對堆體實施發酵處理,在期間至少翻動材料2到3次。

第二步,包裝與消毒。已成功發酵的基質需分裝進專門的袋子中,每袋填充大約1千克(溼重2千克)。裝袋時務必緊湊紮實,並在封住袋口後,將其置於常壓土蒸鍋內進行長達8至10小時的滅菌處理。待溫度降為袋外可感溫而不會燙手時,方可從蒸鍋內取出並移至無塵的房間。

緊接著便是第三步,打孔接種。在材料包冷卻至30°c或更低溫度下進行,接種後,需迅速轉移至溫度介於15至25°c間的清潔環境中,在此期間需保持陰暗。每隔一週至十天需要翻檢材料包一次,通常情況下,真菌絲經過50到60天的時間就可以佔據整個袋子。

到了第四個階段,便是促進出菇的管理了。一旦觀察到整個袋子已經被菌絲覆蓋,此時應當加大通風力度,確保培養區的溫度在10至22°c之間,並始終保持基底溼度。大約在8至10天后,菌棒上的突起將會逐漸生長成為成熟的蘑菇子實體。這時,空氣中相對溼度應該調整到85%到95%左右,但當蘑菇長至5到10厘米,頂部尚未全開之際即可進行採集。

書寫完畢,宋浩放下了手中的筆,審視了一遍自己的傑作。他認為內容已詳盡無比,幾乎達到了無需言傳就能明白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