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求月票!)
此番宋春明和劉玉離開京城,有三件事要做。
第一件事,向李恆本人確認《故鄉的原風景》是不是原創?
雖然兩人出發前已經做過很多調查,但還是得親自向李恆面對面求證。這是一個必要流程。
第二件事,邀請李恆上春晚。
第三件事,則是做社會背景調查,在某種意義上也俗稱政審。
是不是原創,那還用得著問嗎?
得到李恆的肯定答覆後,宋春明比較滿意,順勢正式發出上春晚的邀請。
李恆問:「要彩排幾次?」
劉玉女士告訴道:「前後總共5次,第一次彩排時間暫定為1月15日,後面持續一個月左右。」
李恆問:「錄播?」
劉玉回答:「對,錄播。」
李恆心裡有底,假裝沉思一會,隨即就同意了:
「感謝國家和領導看重,我願意為春晚貢獻一份微薄之力,為春晚發光發熱「好!」小小年紀就有這份覺悟,很是不錯,宋春明十分滿意。
前後交談半小時,李恆離開了管院辦公室。
等人一走,宋春明和劉玉立即著手開啟了第三項,背調。
兩人早已規劃好了路線,先從大學開始調查,然後目光轉向邵市。
在復旦大學有老校長罩著,管院書記也是知道李恆作家身份的人,自然都是往好裡說啊,往大里誇啊。
一時間把李恆誇得天花亂墜,誇得天上少有,誇得地上無雙,把宋春明和劉玉都聽暈乎了。
尤其是在背調快要結束時,管院書記主動暴雷:「李恆是作家十二月。」
「這麼年輕還是個作家?那確實不錯。」宋春明第一時間沒反應過來,隨口誇上兩句。
劉玉心思一動:「哪個十二月?是《收穫》雜誌的那位麼?」
聽聞,宋春明側頭瞧了瞧同事,心道這問題太離譜,問得沒水平,李恆下面的毛都還沒長齊咧,怎麼敢往那位大作家身上靠的?
但畢竟是同事,他不能拆臺,假裝沒聽到這滑稽的話。
沒想到管院書記卻點了點頭:「是他。」
宋春明和劉玉對視一眼,後者忍不住進一步追問:「寫出《活著》和《文化苦旅》的那位?」
管院書記再次笑著點頭。
宋春明已經顧不得被打臉了,聽得懵逼:「他這年紀—-?」
管院書記暗暗得意地表示:「我們復旦已經再三確認過,兩位要是覺得不可思議,可以直接聯絡《收穫》雜誌。」
管院書記是什麼身份?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怎麼可能會有假?
宋春明和劉玉面面相,腦子嗡的,不知道怎麼離開的辦公室?
出了管院,兩人默契地去校長辦公室,結果答案一致。
離開復旦大學時,劉玉深呼吸口氣:「應該沒錯了,李恆就是那大作家。難怪堂堂一書記對他這麼客氣,這就解釋得通了。」
講完,她頓了頓,望向窗外說:「我怎麼感覺這天顛倒了呢?」
宋春明跟著仰頭望了望天,好久才蹦出一句:「這是大才,剛剛我們有沒有怠慢他?」
劉玉回憶一番見面過程,臨了說:「還好。」
接著她問:「去《收穫》雜誌麼?」
「去,這麼大的事,還是再去一趟比較保險。」宋春明拍板。
回到教室,李恆繼續上第2節英語課。
這時前排的周敏傳來一張紙條,接過一看,原來是李嫻的筆跡。
只見紙條上寫:師傅,中午一起吃飯嗎?
李恆特麼的無語,早餐才吃沒多久,就想著中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