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手絹”啦。他們掛在嘴上的童謠基本上就是“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三瓣嘴、紅眼睛,短短的尾巴乖又乖”。他們還會背誦詩歌,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樓房區的小孩大多文靜膽小,不太淘氣,在父母和老師的面前都顯得很乖。這樣一來就讓平房區的孩子瞧不起,但他們手頭上經常有一些零花錢,讓平房區的孩子嫉妒得咬牙切齒。嫉妒之餘便鄙夷地稱他們為乖兔子,乖崽子。
平房區則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孩子們上學前,基本上是野玩野跑,撒尿和泥玩,結夥打群架,手上基本沒有零花錢。
平房區的孩子經常淘氣闖禍,父母往往不是一頓胖揍,就是一頓臭罵。樓房區的孩子稱他們是野孩子。乖寶寶的父母從小就教育他們,不要跟野孩子玩。可是上學後,乖寶寶和野孩子都得在一個學校讀書,在一個班上上課。老師自然喜歡平時表現乖的學生。這就加劇了平房區的孩子對樓房區孩子的仇視。雙職工家庭遠遠少於單職工家庭,乖寶寶在學校成了受欺負的物件。有個別身高體壯的乖寶寶也不大敢惹野孩子,因為,單職工基本上都是多子女的家庭。你惹了同年級的野孩子,總是要引來他們的大哥、二哥或三哥,再不就是大姐、二姐或三姐,那樣自己就慘了。就是那些沒有哥哥姐姐的,只有弟弟妹妹的,在家排行老大的野孩子也不是好惹的,因為野孩子心齊,抱團,從小他們的爹媽就教育他們要講義氣。一個野孩子捱打,會有一群野孩子去幫他。乖寶寶就不同了,一個乖寶寶捱打,其他的乖寶寶只會在一旁看熱鬧,甚至還幸災樂禍,好,你捱打了好,野孩子打你就省得打我了。劉臣的同學“叫驢”就是野孩子強加給乖寶寶的。
叫驢的大名叫賈援朝,五官端正,一頭捲髮,可能是遺傳再加上營養好,從小就比同齡孩子個頭高,比同齡孩子身體壯,各個器官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