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著戰陣前進。
沒了火銃射擊的聲音,戰場上登時就被兩軍佇列推進的腳步聲佔據,低沉而壓抑。
雙方步步向前,從一百二三十米的距離開始靠近,一百米、九十米、八十米、七十米,走了一小半的距離出來。直到這個距離,北伐軍再度站定,隨即那如暴雨般的射擊再度響起。
只是到了此時,卻不再是剛剛那般的一輪齊射,而是將火銃手分作三排,輪流向新軍的戰陣展開連綿不斷的射擊。
七十米,這個距離對於甲型火銃來說,其命中率要遠遠高於剛才的那輪射擊,破甲的效果也更好。
此時此刻,但凡是被甲型火銃射中的新軍火銃手,哪怕是身穿著仿照江浙明軍舊時用以裝備火銃手的那等半身甲,也很難抵擋住這等火器的射擊,甚至就算是能夠抗住射擊,其巨大的動能也會讓受到半身甲保護的新軍火銃手如同是被一把錘子狠狠錘過一般,無不是死死的捂住受創之處,一時半刻的也無法緩過勁兒來。
槍聲響起的間隔微乎其微,新軍這邊幾乎每分鐘都會有士卒被射中倒地。但是這個距離,對於魯密銃來說,射殺無甲兵是非常富裕的,但是想要洞穿鐵甲,卻是萬萬達不到的。
射程的劣勢,使得新軍不得不在這連綿不斷的射擊中繼續前進。每一次射擊,都會有佇列中的新軍倒地不起,底層的軍官們已經是紛紛拔刀在手,怒罵和鞭笞隨時隨地的向那些新軍士卒們的身上招呼。
承蒙劉成從江浙明軍那邊帶來的嚴苛訓練,長期在皮鞭和軍法之下,新軍越是恐懼就越是下意識的服從命令。這支軍隊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那支封建軍隊,而是已經進化為半封建半近代化軍隊。
這其中,訓練最久,也歷經過大戰的禁衛軍,士卒們更是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大腦似乎已經不具備自主思維能力,僅僅受到命令的支配,周遭情況的影響在皮鞭和軍法的驅使之下,已然多有充耳不聞的情狀。乍看去,竟彷彿是半封建半奴隸制的滿清真的練出了一支近代軍隊。
歐陸陸軍強國瑞典的戰法,輔以江浙明軍的訓練操典,在嚴酷的軍法和持續不斷的關於危機感的培養和洗腦之下,新軍突破了政體的侷限,達到了後世北洋新軍都沒有能夠觸及到的堅韌。
沒有近代民族國家的土壤,沒有近代化的體系,這一切也不過是一個異數而已,是根本不可能複製的。
甚至,此時此刻的禁衛軍與其他新軍相比已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軍隊,而當這等危機感消失,清廷也不可能光靠著皮鞭就能讓這種近代軍隊徹底根植於半封建半奴隸制的土壤之中。但是於此時此刻的新軍,哪怕只是一次性的產品,但其中的威脅也依舊是絲毫不容小覷。
北伐軍連綿不斷的射擊,新軍的中軍和左翼,生生扛著射擊列隊前進。從七十米開始,大步前進了二十米的距離,這兩線的新軍已經有不少於三千士卒被北伐軍射殺、射傷。但是進入了這個距離,魯密銃的威力便足以擊破正常的甲冑,新軍亦是在稍微調整了一下佇列後,便毫不猶豫的對北伐軍展開了還擊。
三排火銃手按照他們對抗吳三桂時那般排列,軍官一聲令下,壓抑已久齊射登時響起。
魯密銃砰砰的槍聲交織在了一起,遠處的北伐軍的射擊立刻便是為之一頓。
然而,北伐軍的半身甲不同於新軍的重型扎甲,而是採用了板甲的結構,以著一整塊鐵板冷鍛出需要的弧度,再行加工。
論鐵甲厚度,雙方一般無二,但是板甲不同於扎甲那般還需要人體承擔一部分能量,幾何弧度實現了對能量的偏移。新軍此輪齊射,破甲率竟遠遠不如操演,而且那些但凡是被擊中,甲冑卻沒能被擊破的北伐軍將士,也完全不似同等情況的新軍那般如受重擊,絲毫不影響接下來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