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之德也。“唯道是從”就是大順於道,與道相契之謂也。
佛陀曰:“天主,一切世間,皆無有相;相為繫縛,無相即解。相是心境,心境不實,真實之法,是智境界,遠離眾相,非心所行。天主,一切諸相,是三界法。色聲等法,名之為相。諸根境界,一切眾生,繫縛之因。若能於相,而不貪著,眾縛悉除,安樂自在。”(《佛說大乘密嚴經》)根塵相對的二相“有欲認識”,必然循業發現三界之相(三界之中,一切動不動相,皆稱三界之相。如:虛空為不動相,其它一切運動物體為動相;無色界天為不動相,欲界、色界為動相)。因為人們“有欲認識”的發“識”(唯識所現的一切世間相,都是循業現相,故稱為業相,有業相皆是二相攀緣執取所形成的),故有世間諸相之所顯現。但人們不瞭解“唯識所現”世間相的原理與機制,故不能“遠離眾相”,反被著相而繫縛。所以,轉識成智就是根塵相對時,明白“相是心境”,心境不實。真實之法,是智境界(本無一相的妙明本體),故不攀緣不執取,不產生分別之“識”,則達無相解脫(相為繫縛,無相即解)。不發識就是二相轉一相,成為根塵相對的應無所住的智慧境界。當轉識成智時,智的境界是根塵同源的一相。
根塵同源時,根塵皆是自心所現的量,猶如鏡中的人和環境的影像,在鏡子裡都是平等的,所以根塵都是自心鏡上所現的影像,喻為一相的智境界。智境界是沒有循業所現相的境界,因為“相是心境,心境不實,真實之法是智境界”,所以二相歸一相,轉識成智是“有欲認識”轉向“無慾認識”,解除眾縛(若能於相而不貪著,眾縛悉除,安樂自在),自在解脫的法寶。佛陀在這裡強調的是,凡夫“有欲認識”的根塵相對,必然由識現出各種現相,“相是心境”。所以轉識成智的操作要“遠離眾相”,遠離“色聲等法”,就不被識所矇蔽,入智境界就是“無慾觀其妙”。
第三章 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一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六章》)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若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四章》)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二十一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十四章》)
“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