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的實力,斬斷山西與荊州之間的聯絡。哪想到,李自成遲遲打不開局面,好不容易鑽出了山溝,卻在鳳翔被賀人龍六千餘人馬限制得死死的,愣是過不了西安。
皇太極終於坐不住了。
一番爭吵之後,多爾袞獻出了雙管齊下之計:其一,派遣重兵至朔州周邊,劫掠驃騎軍守護的草場,斷絕朔州與草原的聯絡渠道;其二,鑑於李自成已經打通與鄂爾多斯部的聯絡,乾脆派精銳騎兵至陝西助戰!
計是好計,只是,朔州離遼東兩千餘里,大軍作戰的糧草如何解決?總不成劫掠沿途的蒙古人補充糧草吧?
遼東的糧草也不充裕,容不得這樣揮霍!
皇太極點出了這個關鍵點,讓多爾袞瞠目結舌,陷入痴呆狀。
倒是范文程急主子之所急,慨然指出:“睿親王之計,實乃妙計,遼東這邊無法派出重兵,完全可以借蒙古人的力量!”
一語點醒了皇太極,皇太極經過深思熟慮後,令鰲拜率領兩千精銳重騎至三娘子城,匯合土默特、主固特、布里雅特、阿刺齊特五部兩萬餘輕騎,遊弋在朔州外圍,實現劫掠、阻斷之戰術任務。
鰲拜在瀋陽點兵,還未出發,皇太極就迎來了李自成的使者。李自成的使者明確提出共謀大明江山的戰略目標,作為雙方合作的基石。以此為基礎,李自成提出大批次購買戰馬的要求。
皇太極滿口答應,並提出,若李自成需要,滿清這邊可直接派遣騎兵助戰。
李自成接報後,大喜,立即令宋獻策至遼東面見皇太極,商談派兵助戰一事。皇太極令濟爾哈朗攜宋獻策至蒙古鄂爾多斯部,命令鄂爾多斯部抽調六千騎兵至陝西作戰。三方約定,鄂爾多斯部在進入陝西后,可隨意劫掠,所得作為派兵的報酬。
這才有李過攜六千蒙古輕騎前赴涇陽一事。
完成了雙方面部署之後,皇太極才鬆了一口氣。不過,當皇太極一人獨處時,卻越想越不對勁。年初時,無論是濟爾哈朗至宣大一線打擊蒙古、進入大明境內劫掠,還是透過王登庫與李自成聯絡,都掌握著戰略上的主動權,可以從容佈陣,看著荊州、大明如同屁股著了火一般四處奔忙。
為何僅僅過了半年,形勢就得到了徹底逆轉,變成了自己窮於應付?戰略主動權為何莫名其妙地就挪到了荊州一邊?難道驃騎軍入駐朔州,居然有如此的威力?
驃騎軍區區六七千騎士,自己隨便按下一個指頭,就足以將其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因此,驃騎軍的威力並不在於自身的武力。
皇太極的心裡突然冒出一個問題:無論是自己,還是麾下的悍將,為何從未想過將驃騎軍一鼓盪平?
難道懼怕林純鴻傾巢來報復?
皇太極剖析著自己的內心,不得不承認一點,滿清內部,潛意識地還是懼怕林純鴻的報復!
這就是山東一戰建立的威懾力?
皇太極越想心越涼,陷入了無窮無盡的煩惱之中。他實在想不明白,為何驃騎軍能在朔州爆發出如此巨大的能量,為何能輕易扭轉戰略態勢!
偶爾一次,召見王登庫時,王登庫隨口一句話道破了其中的玄機。
王登庫道:“人總是懶惰的,總是充滿貪慾的,總是貪生怕死的,把握住這三點,做生意時就能無往不利!”
皇太極幡然醒悟:林純鴻兵抵朔州,令蒙古人不必冒生死危險就可以滿足貪慾,自然無往不利!
章節目錄 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北劇變(四)
秋天的關中,實屬廝殺的好天氣。
暖暖的太陽,照射在各色各樣的盔甲之上,讓人舒服至極,盔甲和兵器既不像夏天一般炙熱無比,又不像冬天一般寒冷刺骨。而且,暖暖之中,偶爾又有一陣涼意襲來,讓人精神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