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的。
大斗軍也不得不與老百姓一樣把上等良田種植小麥,把中等田種植青稞、黍米,把下等田種植大豆、豌豆、高粱這些作物,這些作物的產量雖然低一些,也不是主要糧食,但生長週期短,而且桔杆可以切碎了作為馬料。
趙子良和鄭三帶著一些扈從在田埂上一邊走一邊看禾苗長勢情況,不遠處一些吐蕃俘虜正在唐軍兵士們的看管下給禾苗除草、捉蟲,現在這年代可沒有除草劑,也沒有敵敵畏,全部都是人工作業,這種農活雖然辛苦了一些,但卻累不死人,而且還有飯吃,只要努力幹活就不會被毆打和被殺死,對於吐蕃俘虜來說已經是非常幸運了。
此前有不少吐蕃俘虜試圖逃跑,但很快就被抓回來,不但自己被殺死,還連累了同組的其他俘虜一起被殺,這是由於大斗軍對俘虜實行的是連坐制度,按照趙子良的要求和指示把所有俘虜按照每十個人分成一組,設一個組長,每十組為一隊,設百人長,每十個百人隊為千人團,設千夫長,每組當中只要有一人試圖逃走,就會連累其他人,該組其他人也會被一同被殺,以此往上推,如果逃跑的規模擴大,一個百人隊當中有一組集體逃走,整個百人隊都要遭殃,如果有一個百人隊集體逃走,其所在的千人隊全部連坐。
大斗軍頒佈這樣的措施和制度之後,剛開始還真有一些吐蕃俘虜逃跑,但很快連累到了同組或同隊其他人,以至於這些人全部被殺。
這樣的事情連續發生幾次之後,吐蕃俘虜們為了保命就開始互相監督起來,而且還有吐蕃俘虜為了自己活命,自願充當大斗軍在俘虜當中的眼線,只要俘虜中有異動,這些藏在俘虜當中的“細作”就會如實報告俘虜們,時間一長,俘虜們開始互相猜忌,彼此之間誰也不信任誰,從此,大斗軍對吐蕃俘虜的管理就變得輕鬆多了。
趙子良看了一些田地,發現田地的肥力不足,於是對鄭三道:“這地不夠肥啊,得想辦法給莊稼施肥!”
鄭三苦著臉道:“我軍雖然有數千人,每日造糞也不少,一兩個月下來數量是相當可觀,但架不住田多,兩萬畝,就全軍每個人每日都拉好幾次也還是不夠用!”
趙子良笑道:“也不能全靠將士們的糞便,那些牛羊馬匹的糞便也可以收集起來當做肥料,而且這些牲畜的糞便還是很肥的”。
鄭三愣了愣,問道:“牲畜的糞便不是都收集起來曬乾了當做燃料嗎?怎麼還能施肥?”
趙子良道:“當然能,烤火可以木材嘛!除此之外,還可以讓俘虜們去樹林中收集落葉,腐爛的也可以,切碎了灑在田間,還可以把溝渠內的淤泥挖起來運到田中,這些都是可以肥田的,有了肥力,莊稼長勢才會好,僅僅靠天吃飯可不行,咱們得自己想辦法!”
鄭三若有所思,點點頭道:“好,我馬上安排下去!”(未完待續。)
第342章 出征
八月下旬,又是一年的中秋節過後,管家王儒從長安派人來報信,大夫人陳清瑩於八月初五誕下了一個千金,王儒信中說陳清瑩讓趙子良給小丫頭取一個名字,趙子良當即回信,信中安穩陳清瑩,讓她安心坐月子,多吃點補品,另外給小丫頭取名叫趙雪。
聶三娘聽說陳清瑩順利誕下一個女兒之後也很是高興,還在信中末尾處寫了一番話表示問候,同時她還收集了幾張上等的火狐皮請手工好的裁縫做了兩件皮裘交給報信的扈從,讓其一併帶回長安。
趙子良在信中表示,沒有皇帝詔諭和朝廷的公文,他是不能擅自離開駐地回京的,因此短時間之內只怕不能反悔長安看望她、兒子趙雷和新生小丫頭趙雪,如果等小丫頭週歲之後他還沒有回京,就讓她只留下幾個扈從家丁照看長安的莊園和城內的宅子,自己帶著兒子趙雷和女兒趙雪在護衛下來河西,一家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