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章 朕是養了一群飯桶!

兩百年前,淮陽周氏一統天下。

以姓氏為國號,建立大周帝國。

國祚悠長,歷經十二帝不衰。

五十年前,傳至順**。

新帝取順平為年號,就是希望在位期間,國運順遂,四海昇平。

但是事與願違,自他登基後,大周就沒有一天安生日子。

先是天災不斷,瘟疫洪水,乾旱地震。

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地。

為了活命,甚至易子而食。

順**其實是個好皇帝,為了賑災,耗盡國庫的錢糧。

但因為官員貪腐,並未落到實處,百姓並未得到真正的救濟。

於是沒有活路的災民,因為不明真相,大罵順**。

有膽大的更是揭竿而起,將災民組織起來起義對抗朝廷,想要推翻大周。

大楚的開國皇帝,就是其中一個。

當時大大小小的義軍,加在一起,能有三十幾路。

因為順應民心,大半年時間,就佔領了大週三分之一的城池。

順**焦頭爛額,急忙派兵平亂。

但是多年沒有戰爭,導致士兵懈怠,沒有鬥志。

再加上賑災導致國庫空虛,糧草供應不上。

導致軍隊面對義軍,節節敗退。

眼看著一半的江山被義軍佔領,馬上就要打到了望京城。

順**急了,御駕親征鼓舞士氣。

這才將戰局穩定,讓義軍停滯不前。

結果,禍不單行,屋漏偏遭連夜雨。

順**本以為攔住了義軍,喘口氣,緩一緩再收復失地。

結果,原本一直俯首稱臣的周邊部落,紛紛宣佈獨立,脫離大周。

比較大的兩個,北部的蠻族,和南面的夷族。

還自立為王,成立了國家。

一個建立了北蠻,一個自稱南越。

兩國皇帝都是野心不小,決定趁著大周跟義軍對峙的時候,同時對大周出兵。

就是要趁亂分一杯羹,將風雨飄搖的大周蠶食。

內憂外患之下,順**僅僅堅持了三年,大周就滅了。

好在京城被攻破之前,他在一干忠臣的保護下。

帶著祖宗牌位,所有皇族,逃了出去,保住了性命。

一路逃亡至東部的臨海城,才穩住腳。

這才召集舊部,建立了後周。

總算讓大周江山有了延續,沒有滅絕。

而裴煜的父皇,首先佔領瞭望京城,建立了大楚。

另一支比較大的義軍,佔據了西部大部分割槽域,建立西梁。

還有一些小股義軍,也紛紛在佔據的區域內,建國稱王。

再加上北蠻和南越,天下經歷兩百年的統一後。

變得諸侯割據,列國林立。

應了那句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所以現在天下,大小國家加在一起,有十三個。

比較大的,就是大楚,後周,西梁,南越,北蠻這五個。

而這五個中,大楚的位置居中,跟其他四國,都有接壤。

所以自從建國開始,就是其他四國眼中的肥肉,都想侵佔據為己有。

大楚建國五十年,幾乎是打了四十年的仗,不知道死了多少將士。

安氏的五個哥哥,就是為了保家衛國,死在北蠻人的手中。

連年的戰亂,讓百姓苦不堪言,人心惶惶。

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亡國了!

直到裴煜橫空出世,征戰四方。

他先是兩軍陣前,斬殺西梁軍神皇甫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