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麒麟殿。
這裡舉行朝會。
昨天接到報告,匈奴出兵趙國了,從雲中郡往東殺入雁門郡。
朝臣們為此高興著。
陳平道:“楚國大軍在趙國南邊對峙,趙國北邊又有匈奴進犯。如此一來,趙國南北難以兼顧了!”
鍾平道:“匈奴人去打關東逆賊,再好不過了,對大秦是大好事。”
韓通道:“讓他們打個你死我活,大秦坐收漁人之利。”
中尉佟威道:“他們打得越兇,對大秦越有利。”
眾臣紛紛說著,大家因這件事而高興,許多人面帶喜色,現場洋溢著愉快的氣氛。
子嬰道:“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靜觀其變,待時機到了,再揮兵東出。”
事先,他是透過章邯挑撥離間,導致項羽派兵攻三國,對於匈奴入侵趙國,雖然有些意外,卻也很符合邏輯。
本身匈奴就對中土虎視眈眈,冒頓又是軍事天才,趁機攻入趙國劫掠,那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在子嬰心目中,還是不希望匈奴深入中原腹地。畢竟,即便關東六國是敵國,同樣是炎黃子孫。
要不然,子嬰早就讓馬掌問世了。
馬掌、馬鐙不能太早問世,這樣只會便宜了匈奴人。
——————————
趙國,邯鄲。
趙王宮,這裡召開緊急會議。
李左車從南部長城防線趕回邯鄲參與。
趙歇道:“匈奴人在北邊,我們不可置之不理。眾卿以為如何?”
匈奴入侵以來,在雁門郡一帶燒殺擄掠,給趙國造成很大損失。
各個城池還好,可憑藉城牆據守,匈奴人不善於攻城,也沒必要攻城。
那些鄉村的農戶可就慘了,被匈奴人搶掠牲畜財物,不少人還丟了性命。
因為楚軍來攻,趙軍主要兵力在南方邊境線,北面兵力空虛,讓匈奴人有可乘之機。
陳餘道:“南邊由廣武君坐鎮,有長城和彰水防線,楚軍休想攻入,可抽調一半兵力,由我領兵北上,趕走匈奴。”
張耳冷冷地質問道:“當初鉅鹿被秦軍圍困,你手握數萬兵馬,卻畏縮不前,若由你來領兵,能打敗匈奴否?”
這是陳餘最大的汙點,聯軍退兵後,連趙歇、李左車都從未再提過,張耳卻很喜歡提起這個汙點,陳餘恨得牙癢癢的。
陳餘道:“此一時彼一時,我趙軍兵力強盛,可對付匈奴。”
他本身就手握部分兵權,在他的堅持下,趙歇最後決定,由陳餘領兵北上抗擊匈奴。
十月初,戰報傳來,由陳餘率領的趙軍被匈奴打敗,折損了近三萬人,陳餘還差一點被活捉了。
陳餘已沒有了神氣,趙歇只得決定由李左車領兵北上,抗拒匈奴。
——————————
楚國,彭城。
“陛下,齊、趙、韓三國聯合,我們已出兵,三國仍不就範,不宜再僵持下去,就算楚國起傾國之兵,也未必就一定能滅三國。”
范增又再對項羽苦苦相勸。
這段時間來,項羽也煩悶著,當初派兵分三路北上,的確是有些衝動,衝動過後,他不得不接受現實。
在鉅鹿之戰後,楚軍軍力的確是碾壓各國,在聯軍退兵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各國有自身的人口和賦稅,逐步擴充軍力,讓楚國的優勢越來越小。
要是三國聯合,項羽沒有優勢,要是集中兵力攻其中一國,其他兩國勢必會出兵牽制。
范增又再提議,分別派人前往三國密談,商量退兵條件,最低限度也要讓三國先昭告天下,三國無意與楚國為敵,希望跟楚國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