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培養液——已獲取——數量未達標——等待生產
前置條件——生物奈米蟲——已獲取——數量未達標——等待生產
前置條件——生物體培養安全裝置——未完好——等待生產
衝擊坑底部,黑色流體中央,太空漂流倉的核心已經被完全分離了出來。
那是一個透明的膠囊形罐體,頂部連著一個球形裝置,在上面就是地表的黑色液團了。
罐體像一個超大號保溫杯,不過裡面泡的不是茶,是一個半死的人。
罐中液體內部,浸泡著一個標準的地星東方人。
他大概已經死了吧,反正一動不動。
他頭頂上連線的球形裝置,正在盡最大努力來複活他,按照既定的程式,一步一步使這個亡者的大腦恢復思維能力。
罐體內開始分隔出了一個小的區域,黑色流沙般的奈米蟲群,開始從罐體裝置底座注入罐內液體中,一同注入的還有采集自星球土著鐵狼身上的一小塊生物組織。
可執行程式——基因融合測試——開始執行
可執行程式——多樣本融合測試——開始執行
可執行程式——完全體培養——前置條件未滿足——等待執行
罐體內部的生物實驗活動還在進行,但外部的活動也沒有停下。
此時,撞擊坑底部,黑色液團已經擴大到了原先3倍大小,而且已經開始向地下滲透。
看起來像是一汪墨水在自然的向地下滲透。
但仔細看看的話就會發現,這些墨水的滲透速度很快,而且方向直指底下,一點都不符合自然規律!
而那個始終處於墨水團中心的救生艙核心,包括罐體、人、以及其他裝置,則被密密麻麻的奈米蟲海洋包圍了起來。
數十分鐘以後,地上再也沒了他們存在的痕跡。
只剩下銀色蓮花般的集能裝置,繼續為其他裝置提供能量。
救生艙核心現在只剩下一具地星人類軀體,其頭頂那顆球形控制中樞,已經由黑色液團中海量的奈米蟲複製變成兩個。
一個在地表,一個在地下,繼續著它的使命。
地表上現在只剩下一小灘黑色流沙,但流沙還在不斷增殖。
畫面似眾星捧月,月亮是作為指揮中樞的金屬圓球,星星是點綴在“墨水”之間的一個個形態、功能各異的小機器人,而那永恆不變的黑暗天幕其實是海量奈米、微米級別的奈米蟲構成的蟲海。
地下部分也是眾星捧月,不過規模龐大許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那個被巨型螞蟻機器人帶來的球形高能結晶,正處在人與球形指揮中樞之間。
金屬圓球是一個智慧控制中樞,也是一臺小型神經網路超算,雖然只有8位位元組數,但是基於神經網路結構的算量層級卻足有萬層。
對於某些簡單運算任務來說,它的加成算力為8的2-8次冪,也就是最高大概17g每鍾頻單元的運算量。
看起來不多,但這個數字乘以6g每秒的基礎cpu運算鍾頻,數量就會達到恐怖的10京每秒的運算速度,就算算力只有1/10發揮出來,也可以碾壓地星市面上任何超算。
最為可怕的是,這樣的超算,完整機體僅有一個籃球大小,如果刨除外設,其核心連一個網球大小都不到!
可怕的算力+海量的奈米蟲+充足能量供應=超級生產兵團!
它們無孔不入、它們無微不至。
入侵大腦這種脆弱的結構,對於他們來說毫無壓力!
自智慧控制中樞到能量結晶到“膠囊”內遺體的頭部位置,有規律的連線了密密麻麻的細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