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6部分

都有,冰清玉潔時常掩蓋了水性楊花。圍觀不一定提供正能量,不明真相的群眾在水落石出之前就胡亂站隊和指責造成的間接傷害無異於共犯。”

“雖然真相只有一個,但也許你永遠也不會知道。“

這樣的簡介瞬間就吸引了廣大網友的目光,這些話一句句看上去真的就是直逼最深處的惡意。

根本就不需要多想,網友也非常清楚這部《白雪公主殺人事件》講的就是網路暴力。而且很有可能,包十一之所以寫這部小說,就是因為之前他的女朋友周韻被網路暴力傷害。

可就是怎麼樣的一個事件?

為什麼小說的名字會叫做《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要知道白雪公主這個名字可是之前包十一寫的童話故事,這樣美好的一個名字,宛若童話般,為什麼現在成為了殺人事件。

這些都是網友粉絲們所好奇的。

……

看過這部小說的出版社成員都非常確定這本小說一定會大賣,而且相比最初包十一寫的那惡意三部曲,現在這部《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更是多了一份治癒。

事先看過這部《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的人很多都被故事最後點燃蠟燭的那一個情節感動哭了。

包十一併沒有像以前將《惡意》給寫絕,也沒有《告白》最後那一句“開玩笑的”來的可怕,更加沒有《狩獵》最後那一槍的刺骨寒意。

雖然依舊是洞察人性之惡,可最後更多的是感人,留下了一絲善意。

……

因為是包十一的迴歸之作,柳城出版社特意聯絡了很多文學圈子裡面的人,給他們寄去了包十一這部迴歸之作,好讓他們也幫忙宣傳一下包十一的這部《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在這裡面,孔芝再次包十一包十一這部《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寫的序。

“當我看完這部《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的時候,我心裡有一陣恍惚,因為我很驚訝,包十一換了一種風格。雖然說前面還是那樣黑暗和現實,殘酷的人心就那樣**裸地擺了出來,但是最後包十一卻留下了一絲治癒的善意,看見最後那點燃的燭光,我真的哭了。”

“一百多年前,人們對於幾十裡外的殺人事件往往一無所知,要麼靠口口相傳,要麼等待官方口徑。如今,人們對地球另一端的殺人事件似乎瞭如指掌,比案發地的人群甚至受害人的親朋好友知道得還多。從報紙到網路,爆炸的資訊令人輕而易舉獲取到很多真實資訊,可惜,大眾對資訊的關注和評論往往停留在表面初層,就像不得不在社交平臺上打個卡、拍個照,人們總是需要透過滔滔不絕的發言,依此向周圍人證明:我在關注這個殺人事件,我比別人知道得更多,我更接近真相。”

“但事實並不是我認為你是兇手你就是兇手,眼睛看見的並不一定是真相。《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的悲劇即是來源於此,便捷無障礙的網路,輕而易舉地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人們不啻於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犯罪嫌疑人,一個眼神,一點嘴角流露的笑意,它們都會解讀為犯罪者的冷血,而電視媒體更是推波助瀾,那才是真正殺人不見血。有時候我們看到的,往往不是真相,而是別人希望我們看到的,以及我們想看見的。”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以不同的人物章節,透過大量零碎的網路發言,編織了一起殺人事件的始末和全貌。死人不會說話,嫌棄人還沒機會說話,圍觀者卻製造了足夠的閒言閒語。記憶最深的一句話就是:人的記憶都是可以捏造的,大家也只都挑那些對自己有利的記憶來說,不要看漏那些重要的東西。”

“因為如此,最後燭光亮起來的時候,那是一個新的世界!”

……

就是孔芝這樣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