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章 逃難經過

記下來,或許過後能用得著!”

高道長讚許道:“這個提議好!”

筆墨紙張就放在堂屋西北角的一張書桌上,董紜、董綏起身將一切準備好,董綏開始將施督士方才講的幾點記了下來。

感覺施督士敘述跳躍性太大,沒有按照順序來說,高道長問:“施督士,你們施家莊與錢家莊是鄰村,你與褚衍的岳父錢員外錢榮利和褚衍的家父應該十分熟悉!”

施督士回答說:“熟悉!”

高道長恭聲道:“既然熟悉,你不妨詳細地說說,一個個的來,先說褚衍的家父是從哪年到的錢家莊!”

施督士一臉的驚愕,回問道:“必須詳細說嗎?”

高道長點頭。

施督士沉思片刻,“那好吧,今晚我就將我知道的全部說出來!”

施督士抿一口茶水,繼續道:“據錢家莊瞭解內情的老人講,因為金人的入侵,褚衍的父親褚建良攜全家人一路從北方逃難來到南方。

逃難途中,為了生計,褚建良夫婦將只有四歲的大女兒賣掉,再之後,褚建良的妻子和兩歲的女兒得病死在逃難途中。

一年的冬天,褚建良帶著六歲的褚衍來到錢家莊,大家都知道,錢家莊是錢門鎮所在地,屬於交通要道,鎮上商鋪林立,做生意的特別多。褚建良白天帶著褚衍或要飯或靠給人打零工維持生計,晚上隨意找一避風犄角旮旯歇息。

一天,天降大雪,褚衍受風寒得了病,褚建良抱著褚衍躲進錢榮利家的馬棚裡,錢榮利檢視馬棚時,發現了褚氏父子,心地善良的錢榮利見他們可憐,同時發現正值壯年的褚建良面相老實憨厚,於是,收留了他倆。從此,褚建良成了錢家的長工。一天天長大的褚衍最後也成了錢家的長工。

褚建良過上穩定生活後,並未再續娶,一門心思靠一己之力將褚衍養大成人,希望褚衍能夠娶妻生子。

褚建良成為錢家的長工後,白天完成錢家的活,晚飯後再到鎮上的鋪子裡打點零工。

褚氏父子無病無災,除了吃飯再無其他開銷,日積月累,攢下了一定積蓄。

來錢家莊的第六個年頭,出於對褚氏父子的照顧,錢榮利將大門東三間茅草房及茅草房前的空地、連同宅基所有權賣給了褚建良,只收了很少一部分錢。

幾十代人居住的錢家莊,都姓錢,褚建良父子名下有了房子,並且擁有房子下面的宅基地所有權,無形中就成了錢莊的人,成了錢家莊唯一一戶外姓人家。

六年時間裡,褚建良以其誠實能幹在錢門鎮樹起了良好的口碑,加之錢榮利在錢門鎮的威信很高,他將自己的房產賣給外姓人,村中沒有誰提出異議。因此,褚氏父子落戶錢家莊,得到了錢家莊父老鄉親的默許。

時至今日,錢家莊的父老鄉親對18歲以前的那個褚衍仍有良好的評價。

兩個家庭出現變故,始於兩家的孩子到了男婚女嫁的年齡。

褚衍12歲時有了自家的房子,又過了三五年,褚建良陸續在房子前面的空地上建起東偏房、西偏房和朝西的大門,褚家與錢家中間只隔了一條路,兩家成了大門相對的鄰居。

褚氏父子甘於吃苦、勤於付出,隨著年齡的增長,褚衍的相貌愈發周正,加之擁有一副北方人身材。

更重要的是,褚衍小時候時,褚建良拿出積蓄讓褚衍去鎮上的私塾讀了幾年書。十四、五歲的褚衍,有相貌、有身高、又識字,往錢門鎮街上一站,大有鶴立雞群之勢。

陸續有好心人給褚衍提親,但褚衍始終沒有答應,按說褚建良一個人苦苦將褚衍拉扯大,他的話褚衍應該聽,但是,褚衍唯獨在婚姻這件事上沒有聽從褚建良的話。

直到錢榮利的大女兒曉茵也到了婚嫁年齡,有人上門提親後